热点推荐
 

回忆nforce NVIDIA经典集成主板历代记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    【CNET中国·ZOL 原创】 作者:刘一非 | 责编:刘宇峰     评论
回到顶部阅读

初出茅庐——nforce IGP

  时间追述到十年之前的1997年,一群前SGI (Silicon Graphics Inc,全球高性能服务器和储存解决方案供应商)员工在硅谷所设立的一间小公司里凭借着代号为“NV4”的3D图形芯片获得了成功,不过我们现在更愿意称之为“RIVA 128”,而当年的那间小公司则正是现时全球可编程图形处理单元技术的领袖——NVIDIA

  AGP加速图形接口界面的诞生在当时无疑给了以NVIDIA为代表的3D图形芯片制造商更大施展才华的舞台,RIVA 128、RIVA TNT、RIVA TNT2、GeForce 256、GeForce2 Ultra……NVIDIA在那个时候便已经无人可挡,不过其野心却远不仅仅局限于GPU领域……

  现时看来,Microsoft XBOX游戏主机对于NVIDIA GPU的采纳不但使得后者名利双收,其主控芯片及声效硬件也由此得以登上历史舞台。当然,NVIDIA亦懂得利用Microsoft XBOX游戏主机中的先进技术,并将其带入至市场更为广阔的桌上型PC系统中。继全球首款可编程GPU——GeForce3之后,基于Microsoft XBOX游戏主机中主控芯片及声效硬件设计的芯片组亦被应用于桌上型PC系统之上,而nForce系列主机板芯片组的第一代产品也就此诞生。


nvidia igp
NVIDIA nForce主机板芯片组架构图

  也许NVIDIA是一间依靠3D图形芯片设计而起家的公司,因此当其准备首次介入主机板芯片组领域时,依然选择了IGP整合型绘图处理器(Integrated Graphics Processor)做为切入点。由于内嵌了等同于GeForce2 MX GPU级别的3D图形核心,使得NVIDIA nForce主机板芯片组的3D效能大幅领先于当时的Intel i810以及VIA的KM133等IGP产品,加之其同时内建APU高品质声效系统,因此这无论是对于独立亦或是整合声效芯片供应商而言,均不是什么好的消息。

  NVIDIA nForce主机板芯片组采用传统的分离式南北桥设计方式,并通过AMD Hypertransport总线技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加之其并未获得Intel前端总线技术的授权,这也就意味着它将成为AMD CPU的专属。不过正如我们在本文开篇中所提到的那样,既然提及NVIDIA nForce主机板芯片组,就不能不提到Microsoft的XBOX游戏主机。更为有趣的是,XBOX游戏主机使用的是Intel Pentium III 733MHz中央处理器而不是AMD的产品。此时的NVIDIA清楚地意识到投入Intel阵营怀抱对于自身的不利影响:Intel一定会确保自己经营主项CPU的最大利润化,甚至不惜牺牲掉任何第三方厂商的利益,而这对于正处于市场导入期的nForce主机板芯片组而言无疑是被动的。这样看来,NVIDIA与AMD的结盟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到顶部阅读

初露锋芒——nForce2 IGP

  现时我们普遍认为NVIDIA nForce主机板芯片组是一代失败的产品,不过似乎其在功能性方面并无不妥之处。nForce420-D甚至仍是当时唯一能够支持双通道内存模组的桌上型主机板芯片组。问题在于nForce所推出的时间方面。nForce主机板芯片组发布与正式出货之间的间隔时间长达几个月之久,而基于nForce芯片组设计的主机板产品更是直至2001年第四季度才正式上市,此时其在效能及价格方面已均无优势可言,而这也恰好给了众多主机板制造商一个冷落nForce芯片组的借口。

  更为不利的是,就当时的现状而言,3D图形芯片仍然是NVIDIA的经营主项,而其过快的3D图形芯片发展速度早已经将等同于GeForce2 MX GPU、但是却足足晚了六个月才上市的nForce主机板芯片组淹没于其中。换句话说,NVIDIA当时过快的发展速度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nForce主机板芯片组的绊脚石。


nvidia igp
NVIDIA nForce2主机板芯片组架构图

  为了避免重犯下nForce中的错误,NVIDIA对于nForce2主机板芯片组主要做出了如下两方面的改良:一方面,nForce2主机板芯片组将众多当时先进技术集于一身,并给予它明确的高端定位。另一方面,NVIDIA在nForce2主机板芯片组引入模块化设计,使得其能够更加适应市场化的细分需求。

  至于nForce2主机板芯片组的IGP 3D部份,与GeForce4 MX相同,包含了下列功能: 256 Bit 3D加速功能 NSR(NVIDIA Shading Rasterizer)光影引擎技术与DirectX8支持不支持像素或顶点光影处理单元(Pixel/Vertex shaders,只有GeForce 3与GeForce 4 Ti支持) 32 Bit模板缓冲区(Stencil Buffer) Accuview反锯齿功能(Anti-Aliasing) nView多屏幕显示功能(Multiple-display support) DVC数字亮度控制(Digital Vibrance Control)硬件DVI输出,供液晶TFT屏幕使用最大分辨率可达1920x1440 集成PAL/NTSC电视视频编码器,输出分辨率可达1024x768 支持MPEG-2硬件译码功能 。

回到顶部阅读

分久必合——C51/C61系列

  代号为C51的GeForce 61x0+nForce 4x0整合芯片组是nVIDIA在Socket 754/939接口时代的又一把利器,它近乎无情的蚕食了AMD平台绝大部分的入门级中低端市场,其经典程度绝不亚于nForce 4系列。值得一提的是,随着Socket AM2接口处理器的问世,C51系列的后续产品也已经浮出水面,并被正式命名为C61系列。其在保留了前作出色性能的同时,还采用了单芯片式设计。这种设计的优越性无疑是相当相当明显的:一方面,单芯设计可以令nVIDIA大大节省成本,缩短芯片研发到最终产品上市的周期;另一方面,单芯设计也有帮于主板生产商的成本进一步下降,从而使消费者花费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


nvidia igp
NVIDIA C51系列主机板芯片组结构图

  C51是一个系列整合芯片组的统称,它包括了C51D(没有显示核心)、C51PV、C51PVG和C51G三款产品,性能规格则依次递减。根据nVIDIA 表示,后三款整合芯片组不仅具备良好的图像输出表现,而且支持GeForce6、7系列显示卡的PureVideo 技术。这是目前整合芯片组中,第一款具备HD Video 硬件加速的产品,在播放WMV、MPEG2视频的时候,可有效降低处理器占有率。而这也将是C51的主要卖点和抗衡ATI R482的必杀技。

nvidia igp
NVIDIA C61系列主机板芯片组结构图

  nForce2的辉煌历史和nForce4的大获成功让原本只吃图形饭的NVIDIA尝到了做主板带来的甜头,nForce系列主板凭借着强大的功能和不俗的性能表现使得其一举成为AMD平台的最佳芯片组,2005年推出的业界首款完全硬件支持DX9.0c规格的C51芯片组更是凭借着不俗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在低端整合市场获得了满堂喝彩。不过由于K8处理器在设计上的特殊性,使的传统的北桥芯片失去了意义,C51传统的GeForce 61x0+nForce 4x0的南北桥的组合使的其在成本上无法和以VIA的K8M890为代表的低价整合主板做正面交锋,因此NVIDIA将其在nForce4时代大获成功的单芯片操作方案带入了其整合芯片组,并推出了首款单芯片DX9整合芯片组:NVIDIA MCP61。

  使用单芯片的优越性是相当明显的:一方面,单芯设计可以令NVIDIA大大节省成本,缩短芯片研发到最终产品上市的周期;另一方面,单芯设计也有帮于主板生产商的成本进一步下降,从而使消费者花费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因此C61系列主板的零售价格将会比双芯C51G低出不少,而事实上从目前已经上市的产品来看,的确是这样子的。

回到顶部阅读

皇者之风——C68系列

  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JPR)所公布的最新一季全球IGP芯片组出货量统计排行显示:NVIDIA仍以6.3%的优势领先于其直接竞争对手AMD(ATI),具体到与终端PC用户关系最为密切的主流桌面级产品而言,尽管AMD 690G凭借支持Avivo视频技术和HDMI输出在多媒体效能方面博得喝彩,不过NVIDIA MCP61也依靠完整支持DirectX 9.0c、Shader Model 3.0、较高的显示核心频率以及单芯片设计的低功耗低成本优势同样叫好。

  AMD 690系列芯片组不俗的效能价格比以及“AMD CPUs+AMD Chipset”理念的逐步深入势必将会对NVIDIA的同类型产品造成影响,因此尽管由MCP51至MCP61的过渡已经足够成功,但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自nForce 2 SPP/IGP芯片组来在AMD处理器平台上的霸主地位,NVIDIA再度对其桌面级IGP芯片组进行了更新。在经历了4月19日的短暂跳票之后,MCP68系列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而身为NVIDIA拳头产品之一的IGP芯片组也就此跨入GeForce 7时代。


nvidia igp
NVIDIA C68系列主机板芯片组结构图

  NVIDIA MCP68系列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型号:“NVIDIA GeForce 7050 PV and NVIDIA nForce 630a”和“NVIDIA GeForce 7025 and NVIDIA nForce 630a”,两者在显示核心频率等基本硬体规格方面并不存在多少差异,只是在显示输出以及视频播放模式等多媒体效能方面有所不同。

  我们并不认为MCP68系列芯片组仅仅是在旧有MCP61系列的基础上丰富输出模式那么简单,毕竟更为顺畅精细的视频输出对于IGP芯片组而言要原比3D效能来得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定位稍低的MCP68s(NVIDIA GeForce 7025 and NVIDIA nForce 630a)也依旧提供了一组全速的PCI-Express x16独立显示卡接口和三组PCI-Express x1扩展接口,这显然为对MCP61s/v芯片组PCI-Express x8/x1速率显示卡接口颇为明感的国内用户带来足够的吸引力。

nvidia igp
Now for AMD and Intel

  “Now for AMD and Intel”,这显然是一句颇为有趣的注释。众所周知,自nForce 2 IGP时代起,NVIDIA的整合型芯片组产品便一直是AMD处理器平台的专属品。不过随着AMD对于其最直接竞争对手ATI的并购,NVIDIA的主机板芯片组策略势必将发生改变,而这句话亦应该是较为直观的体现了。

频道热词:Intel  computex  影驰显卡  
视觉焦点
主板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主板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