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关键的装机步骤和要点都已经过去,这里我们按下快进键,假如笔者要问问大家,装机最后可能还会遇到什么困难?相信一定有人会提到走线,针对性更强、情怀更高的人更是提到“走背线”,确实这是衡量一个DIY爱好者是否熟练,是否可以将装机过程进化为艺术的重要一环。
但不要忘记,我们的栏目《DIY新手说明书》主要服务的还是DIY新手玩家,相信一般的走线都不成问题,“走背线”获取的成就感更胜于所能带来的实际使用体验。如今的机箱很多都预备了“走背线”空间,而那些开孔其实也很容易让新手自己摸索着去走线,虽然不能做到完美,但至少不会给散热带来多少阻碍,实用性上足够了。当然新手很有可能逐渐上道,还有那些有强迫症的完美主义,装机经验多了走背线也就逐渐成了自然。
入门走背线,主要就是利用机箱预留的“孔洞”,达到走线清晰是没问题的
所以从笔者身边的朋友实例看来,新手装机的最终BOSS应该是“插针”。这里的插针并非是泛指,例如主板上的USB2.0、USB3.0、前置音频接口等,而这些都是单一独立插针。没错,最困难的就是前置面板(Front Panel)这部分的“组合插针”。
这里的“组合插针”,是笔者根据其插针特性暂且的代称:开关键、重启键、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由于其电压所需较少,简单的一两根小针就够用了,所以都分布在一整块Front Panel面板上。而根据主板厂商、型号的不同,前置面板上的具体插针位置还稍有不同,实际装机对应操作即可。
前置面板的组合插针的门槛之一,其实是需要一点英语基础。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插针下方的主板PCB上已经用英文缩写,表明了对应插针的功能。一般都会有以下对应:
PWR LED(电源指示灯)、HDD LED(硬盘指示灯)、PWR SW(开关键)、RESET(重启键)。
需要注意的是,电源和硬盘指示灯有正负极之分,主板上会有“+、—”号予以区分。同时机箱上这一小把插针线中,有可能也是通过“+、—”号来对应正负,也有一些机箱会在正极的插针上,用一个小箭头标示出来。初次接触可能不太熟悉,但简单了解后,“最终BOSS”其实也是挺好击破的。
由于最后一步主板已经在机箱中,会造成视野不清楚、与固定好的电源紧贴,导致“不好下手”的问题。这里我们就看到一些有情怀的主板厂商,给玩家提供了一个Front Panel组合插针的可嵌套模块。我们先将插针都插到模块上,最后直接将模块整体插到主板插针处就可以了,这些细节设计相信也会逐渐出现在各个主板上,对于装机来说门槛也就越来越低。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