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初体验 奔腾166开始的IT之路
那一年,顶级处理仅百兆Hz,计算机还属于稀罕物件;
那一年,内存容量仅16M,硬盘存储还难超GB大关;
那一年,移动存储还靠软驱,存储容量仅1.44M;
那一年,显卡停留在2D时代,扫雷,纸牌至今难忘;
那一年,互联网还处于萌芽状态,拨号上网已经是高端;
那一年,奔腾已经开始进入中国,我的IT之路从这里开始;
1997年,我第一次接触了电脑。当然电脑并不是自己家的,是单位的。而在多年之后,我有幸收集到了这台电脑。那个时候奔腾处理器已经进入中国,奔腾166MHz已经是当时的顶级产品。各类广告,杂志封面上充斥的奔腾的广告,记忆犹新。与这颗奔腾的“心”,同时搭配的还有希捷950M硬盘,16M内存和一块显存容量仅有1M的S3显卡;而包容这一切的是一台联想牌整机。
有多少人能够想象科技的发展是如此的迅猛,图片中的希捷酷鱼硬盘,在当时有多么的吸引人。20G容量,以及IDE 66的磁盘接口已经很先进。而这和那颗赛扬466处理器已经是晚几年的东西了。
在那一年,显卡,声卡都需要扩展,鼠标接口还是COM。这是当年的一块S3显卡,除了当时大名鼎鼎的Vodoo,S3已经很出名了。1M显存已经完全可以应付当时14吋的CRT显示器。PCI插槽,至今在主板上得以保留。庆幸的是,这块显卡除了有些色偏(接口氧化),还能继续使用。
如果如PCI还得以保留,那么这块声卡的ISA插槽还有多少人记得呢?1997年的主板芯片停留在440BX时代,大部分产品都采用了Intel原厂设计,做工,用料跟现在的“军规”用料相差甚远。但价格,你懂的。这正印证了Intel摩尔定律,18个月计算机晶体管数量增加1倍,价格减少一半。
虽然当时DIY还处于萌芽状态,不过超频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超频的方法也很简单,这就是跳线。当时的处理器外频为66,100,133三个频率,需要跳线设置。调整外频,超频过程就已经完成。如今,这个超频方法已经“失传”。
编者记:
能够拥有一台电脑,相信是当时很多人的梦想,毕竟动辄几万元的价格,让电脑还是个稀罕物件。而那个时候,房价还未起步,在家乡买套房子才4-5万元的事情。梦想终归会实现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电脑自然也会有的,还不止一台。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