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资深编辑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产品:P8H61-M LE 华硕 主板

    1那些年的事 你还记得吗?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中你青涩的脸

    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桌垫下的老照片

    无数回忆连结,今天男孩要赴女孩最后的约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呆呆地站在镜子前

    笨拙系上红色领带的结,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

    穿上一身帅气西装,等会儿见你一定比想像美

    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时光,回到教室座位前后,故意讨你温柔的骂

      多么美丽和动人的歌曲。2012年初,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炮而红。“那些年”也一举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词语,追忆成为了我们这帮“80年”,“70年”老男孩做喜欢的做的事情。这些天,恰好在收拾房间准备搬家。在那个已经不知道多少年前尘封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些老照片和“古董”硬件。“那些年”的故事即将开始。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儿时的照片有多少人会感动?会陌生?翻开这张自己20年多年前的老照片,儿时的记忆在模糊中显得那么的清晰。或许再经历几年我的孩子也该这么大了。我问妈:“还记得吗?”,妈说“那时候想多久才能就把你抱大,转眼你就该结婚。”两个人都乐了,而我看到的却是父母眉角的皱纹和耳鬓的白发。在不经意间,我们大了,父母却老了。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儿时的照片让人怀念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软驱,滚轮鼠标,CD-ROM

      翻开珍藏的小盒,那个明基的48X光驱,已经算是近代产物了。那个滚轮鼠标,3.5吋软驱,56K猫还有多少人有印象。记得那个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莫过于偶尔拆下滚球,清理一下滚轴,让鼠标更好用一些。而如今,光驱已经升级至蓝光,软驱早已经被大容量U盘所取代。今天北京宽带20M光纤入户是我5年前都不敢想的。10多年间,IT行业变化了太多,太多。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网友世界》我的启蒙老师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农民家庭出身,在我的亲戚中鲜有精通电脑的人群。而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杂志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从2002年开始购买《网友世界》,我一口气买了4年,包括其中的增刊和合订本。而最吸引我的地方则是书中附带的光盘,《中国娃娃》,《流氓兔》等一些列Flash动画让多少人至今难忘。而当时每本7.8元的杂志,对我而言也绝对不算小费用。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附赠光盘让我见到了外面的世界

      2006年考上大学起,父母才允许我上网。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阅读《微型计算机》。说实话,微型计算机深度的技术内容,严谨,规范的文章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当然网络媒体快速的内容更新,庞大的信息则是传统纸媒所不具备的。各有各的优势,当然在这里要向我们的同行表示敬意。

    产品:A75MA-G55 微星 主板

    2电脑初体验 奔腾166开始的IT之路

    电脑初体验 奔腾166开始的IT之路

    那一年,顶级处理仅百兆Hz,计算机还属于稀罕物件;

    那一年,内存容量仅16M,硬盘存储还难超GB大关;

    那一年,移动存储还靠软驱,存储容量仅1.44M;

    那一年,显卡停留在2D时代,扫雷,纸牌至今难忘;

    那一年,互联网还处于萌芽状态,拨号上网已经是高端;

    那一年,奔腾已经开始进入中国,我的IT之路从这里开始;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440BX 古董平台

      1997年,我第一次接触了电脑。当然电脑并不是自己家的,是单位的。而在多年之后,我有幸收集到了这台电脑。那个时候奔腾处理器已经进入中国,奔腾166MHz已经是当时的顶级产品。各类广告,杂志封面上充斥的奔腾的广告,记忆犹新。与这颗奔腾的“心”,同时搭配的还有希捷950M硬盘,16M内存和一块显存容量仅有1M的S3显卡;而包容这一切的是一台联想牌整机。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奔腾166,当时已经算得上是神器了

      有多少人能够想象科技的发展是如此的迅猛,图片中的希捷酷鱼硬盘,在当时有多么的吸引人。20G容量,以及IDE 66的磁盘接口已经很先进。而这和那颗赛扬466处理器已经是晚几年的东西了。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带套的希捷 20G硬盘

      在那一年,显卡,声卡都需要扩展,鼠标接口还是COM。这是当年的一块S3显卡,除了当时大名鼎鼎的Vodoo,S3已经很出名了。1M显存已经完全可以应付当时14吋的CRT显示器。PCI插槽,至今在主板上得以保留。庆幸的是,这块显卡除了有些色偏(接口氧化),还能继续使用。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仅有1M显存的S3显卡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ISA接口的声卡

      如果如PCI还得以保留,那么这块声卡的ISA插槽还有多少人记得呢?1997年的主板芯片停留在440BX时代,大部分产品都采用了Intel原厂设计,做工,用料跟现在的“军规”用料相差甚远。但价格,你懂的。这正印证了Intel摩尔定律,18个月计算机晶体管数量增加1倍,价格减少一半。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跳线调整外频,实现“超频”

      虽然当时DIY还处于萌芽状态,不过超频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超频的方法也很简单,这就是跳线。当时的处理器外频为66,100,133三个频率,需要跳线设置。调整外频,超频过程就已经完成。如今,这个超频方法已经“失传”。

    编者记:

      能够拥有一台电脑,相信是当时很多人的梦想,毕竟动辄几万元的价格,让电脑还是个稀罕物件。而那个时候,房价还未起步,在家乡买套房子才4-5万元的事情。梦想终归会实现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电脑自然也会有的,还不止一台。

    产品:GA-A55-S3P 技嘉 主板

    3当年顶级如今山寨 看十年前的主板

    当年顶级如今山寨 看十年前的主板

      2001年,Socket 370平台的奔腾3平台开始热闹起来。在收藏中,“奔腾3”平台我就收藏了包裹奔腾3 933,赛扬900,赛扬1100,还有一颗图拉丁核心的赛扬1.1G。不过遗憾的是那颗图拉丁电脑与“硕泰克”主板一同送给了亲戚,至今已经杳无音信。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Intel原厂815EP主板

      十年前的主板用料,可以用凄惨来说。看看这块Intel原厂的815EP主板(815EPT可以支持图拉丁平台,在当时还是非常值得用户选购的),潦草的2相供电已经完全满足处理器的供电。对比如今动辄10相以上的供电电路,确实显得十分夸张。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供电部分很“山寨”

      当时的处理器并没有覆盖“钢盖”,这也在后期导致了大量处理器晶圆被散热器压坏(AMD 速龙XP处理器有着相似的问题)。那个时候DIY应该是我最大的爱好,看看后期的改造,将一颗赛扬1.7G处理器(烧毁)的缸盖用壁纸刀切下,再用“哥俩好”胶水粘在了处理器顶部。现在看看,自己还真是有意思。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自己改造的奔腾3 933处理器

      那个时候,内存容量开始迅速增长,128M,256M内存开始快速的进入家庭。3000-4000元买台电脑已经成为了一种可能。正式建立在这种基础上,计算机开始进入一部分工人家庭。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SD内存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改造的钥匙链,PCB不禁重负,没多久就坏

    编者记:

      进入新世纪,计算机快速的普及,拥有电脑已经不是梦。而当时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跑到同学家畅玩《红警95》,《红警2000》还有《三角洲部队》,青涩的记忆却至今难忘。

    产品:H61M/U3S3 华擎 主板

    4奔4时代 神舟3999元电脑一炮走红

    进入奔四时代  神舟3999元电脑一炮走红

      2002年,我圆梦了。我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超群”电脑。那个时候,品牌机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超群,七喜,八亿时空,恒基等一系列品牌迅速崛起。而在几年之后,能够存活下来的品牌已经所剩无几。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我的第一台电脑“超群”

      2002年,家用整机平台已经进入奔腾4时代,“等灯等灯”,已经小蓝人广告成为当时最具标志性的产物。不过早期的奔腾4 Solcket423平台很失败,没过半年就悄悄的退市了。之后Socket478平台迅速崛起,同时也早就了当时使用寿命最长的芯片组:Intel 865。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已经换了不知道多少次的硬件

      奔腾4有着相当长的使用寿命,不过看似统一却又迥然不同。Intel 奔腾4经过了socket478-400MHz、socket478-533MHz、socket478-800MHz、LGA775-533MHz、LGA775-667MHz、LGA775-800MHz的阶段,然而由于外观上的一致性而具有高度迷惑性,CPU能装上去,但是却点不亮。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两颗不同版本的Socket478处理器

      当时与奔腾4处理器搭配最好的,不是Intel 845主板,而是VIA。那个时候VIA芯片凭借着低价格和出色的性能,在中低端市场蹿红。而当时主板品牌也是花样繁多,“精微”,“硕泰克”还有多少人有印象呢?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采用VIA芯片的华硕P4V8X-X主板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SATA接口已经出现,供电部分特写

      在显示器部分,纯平已经开始流行。而当时最著名的则是“珑管”。所谓珑管,其实就是索尼的特丽珑和三菱的钻石珑显像管的简称,由于这两种显像管是将栅状荫罩代替以往的点状荫罩,所以也叫做荫栅式显像管。“珑管”以其高品质的显示效果已经成为了用户购买CRT时的必选标配。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大屁股的CRT显示器

      CRT时代有个品牌最近非常出名(诉讼苹果侵权),这就是“唯冠”。作为当时的全球四大显示器品牌,拥有MAG、Proview、EMC三大品牌,其中MAG美格显示器绝是高端。不过由于转型LCD太晚,唯冠在显示器市场惨遭出局。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十年前机箱的钢板厚度真是没的说

      2002年,一个品牌快速崛起,这就是“神舟电脑”,借助“3999元奔4电脑带回家”的广告语,神舟电脑一举成为低价电脑的代名词。而今天,神舟更是推出了3999元的“超级本”。无论是在品质和性能上,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编者记:

      在那个DIY蓬勃发展的年代,百余硬件品牌争奇斗艳。而仅在十年后,DIY品牌仅有还有几家?在快速的洗礼中,品牌如何存活,如何紧跟时代,耐人寻味。

    产品:战斧C.A75K V15 七彩虹 主板

    5VIA ATi退出 那个快速被遗忘的时代

    VIA ATi退出 那个快速被遗忘的时代

      经历了Intel 845,Intel 865时代,处理器主板已经被限制了3GHz。想要通过提升处理器主频提升性能已经受到了局限?怎么办?优化架构和FSB总线。在2004-2005年,Intel先后推出了奔腾4 3.0G,530,630等多个型号。奔腾4在2005达到了性能的顶峰。随后“酷睿”诞生。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品牌机上拆下的一套老平台

      硬件产品中仅有一类产品发展速度超过摩尔定律,这就是显示核芯。从PCI到APG 2X、4X、8X,再到今天的PCI-E x16 3.0。显卡的发展对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奔腾4时代的完结,显卡进入PCI-E时代。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ATi早期的LOGO,AGP显卡的绝唱

      PCI-E x16插槽在Intel 915主板上已经出现。不过前面我们说到,Intel 865芯片存活了相当长的时间。这也导致了在奔四后期,仍有大量的显卡通过桥接芯片采用AGP插槽,方便用户升级。“升级类”文章,当时最能够得到读者的青睐。而在近几年,由于处理器频繁换接口,升级已经近似于重装一台电脑。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奔腾4 2.8G 512K/FSB800 绝对的高端

      对带宽要求更高的还有硬盘,在奔腾4中期,SATA接口已经出现。不过当时SATA设备还很少。同时SATA设备还存在诸多“不兼容”的问题,比如SATA光驱不能引导等。这个问题在2007年还比较普遍。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SIS芯片也已经淡去

      在奔腾4后期被淡化了两个品牌,一个是VIA,另一个则是ATi。VIA,当时拥有着Intel和AMD两个平台的开发权。但当时NVIDIA nforce芯片在AMD平台十分强势。VIA在Intel平台又难以进入高端。在这种情况下,VIA开始尝试研发X86处理器。然而VIA的这一举动让Intel十分不爽,在双方纠结之下,VIA退出了DIY市场,专供商业,工业领域。“中国芯”和“KT890”是VIA最后的记忆。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金士顿DDR 400内存

      ATi与NVIDIA两家由华人垄断的企业,占领者世界95%的显卡市场。然而,当时NVIDIA拥有着主板芯片和显卡芯片两大主力业务。在“弱势”的情况下,ATi选择了与AMD合作(或者叫收购)。随后拥有主板,显卡,处理器生产能力的3A平台诞生。

    编者记:

      借助Intel AMD竞争,ATi NVIDIA竞争,那个年代硬件经历了快速发展,规格发生着重大变化。AMD凭借速龙XP快速崛起,ATi被AMD收购。NVIDIA虽然看似顺风顺水,不过由于ATi被AMD收购,NVIDIA逐步失去了AMD平台主板芯片业务,nForce 680i强劲的性能之下,仍难以进入Intel平台领域。而在竞争之下,桌面级计算机市场进入了双核时代。

    产品:TA55MU3 映泰 主板

    6AMD快速崛起 直到膝盖中了一箭

    ●AMD快速崛起 直到膝盖中了一箭

      处理器主频的提升,架构的提升已经不能够满足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科技发展的硬件需要。而这个时候双核处理器孕育而生。双核处理器最先推向市场的是奔腾D处理器,型号分别为805(FSB533)/820(FSB800)。至今我的奔腾D 820整机依旧担负着监控的工作。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仍在服役的奔腾D平台

      Intel 奔腾D处理器在双核时代拔得头筹,但产品绝对算不上成功。落后的架构,“胶水”工艺,让当时的奔腾D处理高频,高功耗,却“低能”。一代经典却难逃反面典型。正是这个原因让我这个I饭毫不犹豫的转战到了AMD平台。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这个操作系统是当时我为社团做的

      奔腾D的生命是短暂的,随后酷睿平台的推出了扭转了这种局面。不过对于当时的用户而言,AMD平台仍是最佳的平台。当时我选择的是AMD最受欢迎的速龙 X2 3800+。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VIA最后的记忆KT890

      速龙 X2 3600+,X2 3800+当时的价格不足千元,同时凭借着超频表现,速龙X2处理器受到了玩家的一直追捧。而为了满足我的超频需求,当时我选择了TForce550主板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映泰TForce 550SE主板包装

      前几天,还在和映泰的销售经理聊天还在谈这款主板。映泰成名产品是TForce C51,但卖的最好的绝对是TForce 550(TPower I45当时缺货现象严重)。即使到了nforce720芯片时代,仍有很多用户到柜台点名要这款产品。当时即使是没有包装的TForce550主板都很容易销售出去。TForce550主板的火热程度可想而知。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速龙 X2 3800+

      当时购买显卡比较让我犹豫,NVIDIA GForce 7300GT/7600GT非常的热门。正在犹豫的时候,一款显卡让我了解,这就是蓝宝石(现在叫蓝宝)X800 GTO海外版2。 蓝宝石X800 GTO海外版2算得上是“开核”的前辈(还算不上鼻祖),产品原生打开了16管线,省去了玩家自己刷BIOS的麻烦,性能全面超过7300GT。不足的是由于是上一代产品,显卡还不能支持DirectX9.0c。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记得很清楚,2007年初320元一根的宇瞻512M DDR2-667内存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蓝宝石X800 GTO海外版2,全钽电容有木有

      当时的DIY主要销售群体是网吧。为了赢得网吧用户,当时各大平台都推出了网吧系列产品。其中由Intel主导了“英保通”软件,帮助网吧实现高效管理。而另一方面,梅捷,七彩虹则推出了支持好“还原功能”的主板,功能分别叫“网易通”和“Colorful Netlive”。而这个功能事实上就是在BIOS中刷入了三茗还原卡功能。不过随后一款名叫“机器狗”的恶意程序(为什么不叫木马?)让硬件还原产品损失严重。

    关于“机器狗”,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157687.htm

    编者记:

      和朋友聊天,我总会谈到一个问题,AMD帮助多个主板品牌崛起(在那个时候,二线品牌AMD主板销量十分庞大)。那个时候AMD几乎成为了高性价比的代表,从速龙 X2开始,速龙黑盒5000+,一直后期的开核 5000(与5000+不是一个产品),几乎每一代都有经典。然而在技术更新大潮中,AMD的膝盖中了一箭。

    产品:AA55MX-Q7 磐正 主板

    7走进创业大赛 获得人生第一桶金

    ●走进创业大赛 获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谈到映泰总会有很多值得怀念的事情。如果说之前对硬件只能算爱好的话,那么映泰帮助我把这种爱好转化为一种职业,这就是映泰校园创业大赛。2007年的时候,我参加了映泰第二届校园创业大赛,并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中关村在线编辑郑成龙,SpeedTime队员齐振一)。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海龙5064,我站过的那个柜台

      通过映泰校园创业大赛,我走进了中关村卖场,站在了柜台销售的第一线,从运货再到拉客谈单,我有着中关村在线其它编辑不同的经历。而作为卖场“JS”中的一员,我在那个时候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映泰当时推出了“学生主板

      那个时候我很崇拜映泰,这是围绕在“T”系列主板超频光环下的力量。当然映泰校园创业大赛,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这就是“小气”。站了一个月的柜台,最后只拿了300元的饭费,映泰优秀团队奖励的手表只能算是地摊货。不过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奖励和所获得的荣誉、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映泰校园创业大赛很成功(图片源于网络)

      校园市场的竞争仍在进行。如今,华硕,微星,技嘉,NVIDIA,双飞燕等品牌都在做着校园行,嘉年华之类的活动,扩大在学生这部分最具消费活力群体中的影响力。而不同是,映泰发动学生去做,时间长,效果好,费用低,值得其他品牌去学习。

    产品:SY-H61U3+节能特攻版 梅捷 主板

    8七彩虹16年 陪我走过了10年

    ●七彩虹16年 陪我走过了10年

      映泰主板帮我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七彩虹显卡则伴我走过了十年。则这十年间,我经历了七彩虹GF2 MX400,Radeon 9550,Radeon X700,Radeon X1650XT,七彩虹8800GS,七彩虹GTX460六款显卡。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七彩虹GF2 MX400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七彩虹镭风9550

      我选择七彩虹的主要显卡并不是因为七彩虹是有多么神。七彩虹设计上和部分规格上,算不上令人满意。但这十年间,上述6款显卡依旧可以正常工作。不得不说七彩虹显卡在质量上还是信得过的。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七彩虹X700显卡

      早期的七彩虹由同德代工,在设计上没有什么特色,用料上更是能省就省。不得不说同德神一样的公司,在缩水的同时依旧保持显卡的稳定。为了拒绝同质化,七彩虹推出了iGame系列产品,超公版的设计将七彩虹推向了顶峰。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七彩虹X1650XT(伪铜散热器,假固态电容挺坑人的)

      成功的品牌营销策略,帮助七彩虹稳坐国内显卡市场第一把交椅。于是NVIDIA与七彩虹合作了,七彩虹成为了AIC品牌。而七彩虹ATi显卡则采用了“镭风”品牌。(镭风原来是七彩虹ATi显卡品牌型号前缀)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工作机上的七彩虹8800GS

      上班以后已经很少再玩游戏了,我依旧保持着2年一换显卡的习惯。近日,七彩虹推出了九段玩家GTX680显卡再一次见证了七彩虹的研发实力。如果可能的话,下一块显卡“可能,也许,大概”买七彩虹吧。

    产品:MS-A75MU3 Pro 铭瑄 主板

    9献给那些仍在奋斗中的IT精英

    献给那些仍在奋斗中的IT精英

      十年间,电脑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我一次次的努力和奋斗着,而我只是有着梦想80后的一员。虽然房价依然遥不可及,虽然未来方向依旧无路可寻;但我们只要努力,梦想终究会实现。用感恩的心活着!用澎湃的心去奋斗!

    献给奋斗的IT精英 记编辑十载成长历程
    图片来源于CBSi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刘小东微博

    IT人是精英,他们掌握着世界上更新最快的技术;

    IT人是精英,他们在挫折中不断努力成长;

    IT人是精英,他们构造这简单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需要“拼爹”;

    IT人是精英,他们用朴实的行动构造着人生的梦想。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共同努力的IT精英们!!!

    10产品参数对比

    华硕P8H61-M LE和微星A75MA-G55和技嘉GA-A55-S3P和华擎H61M/U3S3和七彩虹战斧C.A75K V15和映泰TA55MU3和磐正AA55MX-Q7和梅捷SY-H61U3+节能特攻版和铭瑄 MS-A75MU3 Pro有什么区别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