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需求制定配置:一般家用入门足矣
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我们连载的第一讲就是“搭配得当是攒机第一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制定配置其实是攒机整体思路的源头。今天我们的重点就要落到“家用”上面,虽然是个泛泛的词,但如今我们已经约定俗成的将“一般家用”和“基础需求”画上了等号。
笔者先来拿Intel平台来举例,其中酷睿i系列已经是家喻户晓,多年前的奔腾、赛扬似乎逐渐离我们远去,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下DIY攒机很大程度都是玩家,曾经离不开的电脑甚至可以用平板、笔记本来代替,不过想要兼顾娱乐和办公,同时最大程度的节省预算,Intel入门的奔腾、赛扬出场的机会就来了。
赛扬、奔腾、奔腾G3258、酷睿i3是入门最常见的选择(图片来自京东商城)
我们选取了京东商城中Intel LGA1150接口的入门处理器,可以看到赛扬、奔腾、奔腾G3258(可以超频)、酷睿i3价格一次提升。不过酷睿i3还是与之拉开了价格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前三者都是双核双线程的规格,主要是主频和L3缓存的区别,而i3依靠Intel超线程技术达到了双核四线程准主流性能规格。从Intel官方给出的定位也能看到,酷睿i3定位于高效办公,也反映了四线程在多任务处理上的优势,这一点不可否认。所以如果消费者经常需要进行多窗口、多程序并且有一定强度的使用,那i3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效率更高。
不过,我们从大多数用户的实际角度出发,一般常规的办公无非就是Office、PS这类的软件应用,浏览网页、收发邮件也都不会消耗多少资源。如果您比较满足这样的日常操作,那么赛扬、奔腾还更对您的胃口。因为我们从价格上看,赛扬、奔腾价格处于450元以下的统一价位段,i3直接就来到700+的价位(我们用盒装举例,散片整体更便宜,但是同样的格局),如果性能够用何必要多花300块钱呢?
另外奔腾G3258作为Intel纪念奔腾诞生20周年的纪念产品,算是一个小福利。虽然同样是双核双线程的规格,但通过超频可以将原本3.2GHz轻松超频到4.5GHz以上,即便为了稳定运行超频不必要太过凶狠,但稳定在4GHz左右带来的单核性能提升还是非常显著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没有四线程的不足。如果您对价格比较敏感,那么奔腾G3258搭配支持超频的主板,确实可以达到接近i3的性能表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全民超频时代已来临 奔腾G3258超频首测》来进一步了解。
刚才我们说到,家用平台并不会涉及主流游戏,但例如网页游戏、小品级游戏、高清视频,入门处理器的核显是完全可以驾驭的。对于不玩游戏的朋友,搭配入门独显是没有必要的。
在主板的选配上,ITX板型是基本原则,虽然有些小机箱可以支持mATX紧凑型主板(尺寸在ITX和ATX大板之间),但由于不支持体积最极限的ITX机箱,这里不做讨论。针对入门处理器的定位,9系芯片组主板最低也是从H97的尴尬价位起步,故选择8系入门芯片组主板算是门当户对了。入门端又分为H81、B85这两款,前者舍去了些许规格,更实惠的价格确实更有吸引力。
H81主板背部提供了仅有的两个USB3.0,无前置USB3.0拓展接口
这里笔者要提醒一下大家,H81最多原生支持两个USB3.0接口,在没有第三方芯片的支持下是无法提供前置USB3.0接口拓展的。所以不要看到机箱带有USB3.0前置接口就想当然,搭配H81主板其实是无法使用的,算是给有些新手提个醒。想要方便插拔高速U盘的玩家,多花小百元钱值不值得就看自己了。
最后在提一下AMD平台,APU处理器是ITX迷你主机的最佳选择,独显核心性能更强还能同时兼顾更多游戏,特别是受众最广的电竞游戏。CPU、主板搭配方面,新老APU都能通过FM2+接口的主板来支持(A58、A68H、A78、A88X各个芯片组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接口插槽的规格数量上,按需选择即可)。
PS:由于入门平台都依赖于核显,所以在实际购买主板时,不妨留意一下视频输出接口与显示器输入接口是否能对应,否则还需要购买转接头。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