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主板的做工用料及售价一直是消费者所关注,在目前主板的选购中,主板厂商针对消费者定位及用途细分为高中低端,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一般的电脑用途仅限于了解新闻信息、聊天、电影等悠闲类型为主,所以相信更多的消费者考虑到性价比及实用性,会选用入门中低端产品作为自己的选购目标,而今天笔者将会以分享的角度讨论入门级别主板如何挑选,如何挑选下面一起看。
一、配件预算要合适
配置一览
低端平台一般定为在2500-3000元左右的整机预算,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对平台的各个配件进行预算的合理分配,当然随着配件的增加,其每个配件的单价就必要减少,即例如增设一款独立显卡,其平台上的其他配件单价就要减少了,需要重点提到的是,我们在挑选配件时,每个配件的定位必须要“门当户对”,即例如选配一款299元的H61主板,再配搭一颗过千元I5-2500,就显得不够合理了,所以总体而言还是要看自己的装机预算进行合理选择了。
二、主板是否配置全固态电容
随着主板的竞争激烈及技术成熟,现在即使是低端入门主板,有部分品牌为了差异化优势竞争,已经配备的整板全固态电容,因此相比之下较为低廉、稳定性较差的液态电容主板就不值得选购了。
三、看供电元件
相比整板全固态电容而言,主板的处理器供电配置,在行业内早已实行固态供电的标准,因此在选购当中,更为专注是供电的相数及其对应的电感、MOS场效应管。就电感元件类型而言,市面上常见也有线圈电感、半封闭电感及质量更高的全封闭电感,全封闭电感具有更高的电子阻抗、更低的工作温度、更低的EMI电磁干扰、寿命超长等特点,因此在选购上全封闭电感成为配备供电元件。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