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还在Yonah中引入了 “数字媒体增强”(Intel Digital Media Boos)技术。具体而言,Yonah的Intel Digital Media Boost功能包括SSE/SSE2 Micro Ops Fusion、SSE解码器容量提高、优化,支持SSE3命令及浮点运算能力的提高等几个方面,对Yanoh的整体性能提升具有很大帮助。这些功能使Yonah在多媒体应用方面的处理能力更进一步,3D图形和其他娱乐应用(如游戏、视频播放)将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新指令的优势,并且能够在系统有多组作业即将同时运作时,将它们融合成单一作业,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Smart Cache介绍:
Pentium M Yonah双核心处理器,在内部架构上作出了大幅改良,全新的Smart Cache架构有效加强双核心的效率,传统的双核心设计每个独立的核心都有自己的L2 Cache,但Yonah双核心的Smart Cache架构则是透过核心内部的Shared Bus Router共享相同的L2 Cache,因此当CPU 1运算完毕后把结果存在L2 Cache时,CPU 0便可透过Shared Bus Router读取CPU 1放在共享L2 Cache上数据,大幅减低读取上的延迟并减少使用FSB频宽,更加入L2 & DCU Data Pre-fetchers及Deeper Write output缓冲存储器,增加了Cache的命中率。就算是现时K8的双核心L2 Cache架构,也是比不上Smart Cache设计,因为共享L2 Cache能进一步减少了Cache Misses的情况,当CPU 0在读取自己的L2 Cache,发现没有该笔数据才会要求读取CPU 1的L2 Cache数据,情况等同于CPU 0的L3 Cache,而共享的L2 Cache设计却没有以上需要。
由于Intel不希望在双核心产品推出时间上比AMD落后,临急赶工的Intel第一代双核心处理器在设计上可以说粗制滥造,只是单纯地把两颗核心封装在一起然后分享同一个FSB频宽,当其中一颗核心使用FSB时,另一颗便需要等待另一颗的完成才能使用FSB,加上Intel FSB设计是单向存取,还需要透过北桥来读取系统内存数据,都严重加重Intel的FSB工作量,两颗核心完全没有交流,如果CPU 0的L2 Cache需要读取CPU 1的L2 Cache,更是需要经过FSB及北桥才能达至,因而出现严重的延迟。
Smart Cache架构还有很多不同的好处,例如当两颗核心工作量不平均时,如果独立L2 Cache的双核心架构有机会出现其中一颗核心工作量过少,L2 Cache没有被有效地应用,但另一颗核心的L2 Cache却因工作量重,L2 Cache容量没法应付而需要用上系统内存,要注意的是它并无法借用另一颗核心的L2 Cache空间,但SmartCache却没有这个问题,因为L2 Cache是共享的。
Shared Bus Router除了更有效处理L2 Cache读取外,还会为双核心使用FSB传输时进行排程,新加入的Bandwidth Adaptation机制改善了双核心共享FSB时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延迟,其实这个Shared Bus Router设计确实有点像K8的System Request Interface及Crossbar Switch的用途。
另外,SmartCache架构用在行动处理器亦有很大的优势,例如系统工作量不多或是处于闲置状态,Yonah处理器可以把其中一颗核心关掉,以减少处理器的功耗,不过却可以保持2MB L2 Cache运是保持工作,而且Shared Bus Router更可以因应L2 Cache的需求量改变L2 Cache的大小,在不必要时关掉部份L2 Cache以减低功耗,但在独立L2 Cache的双核心,如果要把其中一个Cache关掉,则必需要把其中一颗核心的L2 Cache数据移交出来,而且Cache亦会和核心同时被关闭,而且更没法因应需求实时改变或关掉部份L2 Cache的容量以减低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