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供电篇—供电相数
主板在整个计算机系统平台中,负责各硬件间的电流和数据流两大流量的传输。尤其是处理器供电部分,主板的供电部分设计好坏,关系到处理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历来是广大玩家评价一块主板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供电部分的电路设计制造要求通常都比较高,从玩家的角度来看,主板的供电设计还意味着超频时能够带来更强的电压能力,从而帮助处理器提升到更高的主频,并稳定工作,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供电相数。
充足的供电相数能够保证平台稳定运行
现在常见的处理器供电组合方案是由“电容+电感+场效应管(MOSFET管)”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相供电电路,这样的组成通常会在处理器供电部分出现N次,也就因此出现了N相供电。除了能够为处理器提供更加纯净稳定的电流之外,还起到了降压限流的作用,以此来保证处理器的正常工作。多相电路可以非常精确地平衡各相供电电路输出的电流,以维持各功率组件的热平衡,在器件发热这项上多相供电具有优势。
谈到供电的相数,很多人会提出“相数越多的主板提供的电流就越大,主板也就越好”的观点。不过,这是错误的,处理器供电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度就好,过多的供电相数只会增加成本,结果却要消费者来承担。
10相供电的A75主板是否有真能用到?不过价格却要千元
那么对于APU来说,几相供电设计是最合适的呢?很多主板从供电的相数来突出主板的豪华,显然就进入一个误区,这样的结果是不但会降低主板供电的效率,还会造成浪费。由于目前APU处理器均采用32nm工艺制程,但是其内部集成度却非常高,因此APU处理器的功耗依旧达到60W以上。此外,主板在供电设计上,每相的理论设计最高是25W,除了要供应处理器之外,还要供应主板北桥、PCI等芯片工作所需,因此建议主板最少需要有4相供电设计。对于选购高端黑盒APU处理器的用户来说,建议选择5相至8相供电的主板是最为合适的。
小结:
供电电路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供电相数越多主板品质越优秀,往往打破超频记录的主板并未采用夸张的处理器供电相数。因此消费者在选购主板时一定要摒弃以供电相数论主板优劣的态度。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