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    【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吴俊杰     评论
产品:魔剑P55 昂达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I/A主流平台对位PK

  Intel在9月高调发布自家的Nehalem主流级平台,P55主板芯片组和1156接口的i5/i7处理器就完成了Intel产品战略中的主流位置的部署。i5-750目前网上最低的报价是1300多,当然这样的价格并不多见,在这一价格定位上AMD方面则推出了相应的新式弈龙四核心处理器,四核心弈龙2的价格恰好和i5处理器的定价相对接近,目前Phenom II 955的公开报价也为1300多元,可以说i5 750和Phenom II 955也是对位厮杀的对手。

  作为Intel第一款将内存控制器和PCI-E控制器集成到CPU内部的微处理器(此前1366接口的i7并未将PCI-E控制器内置于CPU内),i5处理器绝对是比1366的i7更能胜任跨时代产品重任的,而AMD方面的处理器则很早就已经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在CPU内部了,之前AMD所宣称的内存性能优势在i5面前很难再被保住了,而Intel在将PCI-E控制器内置之后也势必令其PCI-E系统的效能更进一步,显示构架方面从理论上来说也成为其优势之一。

  目前我们认为790FX和P55芯片组在定位上应该是接近的,而两者的产品规格在很多方面也是极为接近的:


08年主流DX10整合主板规格比较表
芯片组型号 P55 790FX+SB750
支持平台 LGA 1156 AM2/AM2+/AM3
核心工艺 65 nm 65 nm
内存标准 DDR3 DDR2/DDR3
内存模式 双通道 双通道
PCI-E 2.0 2.0
PCI-E通道 1*16x/2*8x 2*16x/4*8x
多卡模式 CrossFire/SLI CrossFireX
独家技术 Turbo Boost ACC
芯片数量 1 2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P55芯片组架构和790FX芯片组架构对比(点击放大)

  其实光从芯片组的角度上来看P55和790FX相比在PCI-E的构架上还是稍弱一筹的,但鉴于i5处理器PCI-E控制器的内置化也会带来延迟方面的提升,相对地其性能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两者究竟谁赢谁输还很难说。从CPU角度来看,955拥有200MHz*16的3.2GHz高主频,而i5-750的2.66Ghz主频(133MHz*20)则比955低,因此在一些侧重于主频的测试中绝对是频率更高的Phenom II 955占优,不过i5处理器的核心效能非常强,在一些注重效能的测试中i5 750则会占优;功耗方面,Intel得益于高K技术的成熟,应该会有一些优势。

  但具体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就不停留在理论阶段了,下面我们就直接用实际的对比测试来评判i5+P55更好还是Phenom II 955更强。

产品:魔剑P55 昂达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对比测试所使用的P55主板

●对比测试所使用的P55主板

  我们本次的测试所使用的P55主板来自昂达,型号为昂达魔剑P55。这款主板目前的公开报价已经低于千元价位,就价格来说其在P55同芯片组的主板产品中是具备不小优势的。而魔剑P55主板在做工和用料方面也丝毫不含糊,CPU供电方面具备12+1相的豪华供电设计、同时还具备了硬件一键超频按钮和外频调节旋钮的“倍超频”技术……无论是从功能还是设计上来看都不会比一线产品逊色,999元的价位确实是比较诱人了。

  由于这款主板是测试新品,所以我们首先会介绍一下这款主板的设计特点、用料情况以及相应的功能特点。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昂达魔剑P55主板

  昂达这款魔剑P55主板带来了新的技术组件——倍稳固2技术,倍稳固2技术由五大技术所构成,分别是:倍低温、倍稳定、倍超频、倍省电以及倍安全。其中倍低温技术的核心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2倍铜PCB技术。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CPU供电

  这款主板采用了12+1的CPU供电模块设计,CPU供电部分全部采用了全固态电容,低电阻MOSFET和封闭式铁素体电感,在安全性能上值得相信,而前面所说到的倍超频技术的核心在于主板CPU供电所使用的12+1相供电设计以及I.O.S(Instant Overclock System)直观智能调压系统。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自动超频按钮以及频率调节旋钮

  类似于微星的易超频精灵——昂达魔剑P55主板也设计了一颗一键超频按钮来迎合对超频并不了解的用户群,而另外设计的一个频率调节旋钮,对于热爱超频的用户来说相当实用。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磁盘I/O接口及PCI扩展接口

  这款昂达魔剑P55主板在扩展接口方面的设计很有新意,在两个PCI-E 16x接口之间还设计了一个迷你PCI-E 1x接口,用于外接无线网卡一类设备。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背部I/O接口设计

  背部接口方面较为常规,六个USB接口算是目前主流的USB接口数量,千兆网络接口和7.1声道音频接口都配备齐全,而COM接口的保留也让留有旧设备的用户更加方便。

产品:魔剑P55 昂达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

●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将使用简体中文版Windows Vista Ulitmate SP1版本的操作系统,关闭所有Windows开机启动项,并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用以获取最大的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所有测试软件运行过程中均使用“Windows Vista 标准”默认桌面主题和“最佳效果”以获得最平等的测试环境。我们将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并统一使用公版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手中并没有Phenom II 955处理器,所以我们将使用一颗Phenom II 965处理器进行测试,我们将其倍频降低为16x的倍率,这样所获得的频率和性能将和Phenom II 955处理器保持一致。


测 试 平 台 硬 件
中央处理器 Intel Core i5-750
AMD PhenomII 955
(4核 / 133MHz*20 / 8MB共享缓存
(4核 / 200*16 / 6MB 共享缓存)
散热器 Thermalright Ultra-120 eXtreme
单个120mm*25mm风扇 / 1600RPM)
内存模组 G.SKILL F3-12800CL9T-6GBNQ 2GB*2
(SPD:1600 9-9-9-24-2T)
主板 MSI 790FX-GD70
Onda P55魔剑
Intel P55 Chipset)
AMD 790FX+SB750)
显示卡 Radeon  HD 4890
GeForce GTX 275
(RV770 / 1024MB / 核心:575MHz / Shader:575MHz / 显存:4000MHz)
(GTX 275 / 896MB / 核心:633MHz / Shader:1404MHz / 显存:2400MHz)
硬盘 Seagate Barracuda 7200.10 SATA
320GB / 7200RPM / 16M缓存  / 30GB NTFS系统分区
电源供应器 AcBel R8 ATX-700CA-AB8FB
ATX12V 2.0 / 700W
显示器 DELL S2409W
(24英寸LCD / 1920*1080分辨率)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i5 750+P55平台系统状态截图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965模拟955+790FX平台系统状态截图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内存模组及电源供应器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CPU散热器

  我们的硬件评测使用的内存模组、电源供应器、CPU散热器均由COOLIFE玩家国度俱乐部提供,COOLIFE玩家国度俱乐部是华硕ASUS)玩家国度官方店、英特尔(Intel)至尊地带旗舰店和芝奇(G.SKILL)北京旗舰店,同时也是康舒(AcBel)和利民(Thermalright)的北京总代理。

产品:魔剑P55 昂达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内存基准效能对比 P55占优

内存基准效能对比 P55占优

  基准效能的对比显然是很重要的,这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日常工作或者游戏的性能,在Intel方面的1156接口i7在规格方面和1366接口的i7相差不大,而实际的性能表现也几乎相同,只是在内存的构架方面分别是三通道和双通道,而内存构架性能的差异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实表现得并不明显;而AMD方面则在近段时间将DDR3内存模组加入到了支持列表之中,而很早就将内存控制器内置化的AMD处理器在内存效能方面也具备不俗的实力,具体效能如何呢?我们用Everest内存传输及延迟测试工具进行实际测试,测试时P55平台和790FX平台都将内存频率设定为DDR3-1066状态。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i5 750+P55内存传输带宽测试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PhenomII 955+790FX内存传输带宽测试

  在内存的基准效能方面,i5 750+P55的平台组合还是占据了不少优势的,实际上i5+P55平台在内存基准效能方面超过790FX平台也并不奇怪,实际上i5和P55都是近期发布的产品,而790FX却已经是一年多之前的产物了。

产品:魔剑P55 昂达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科学计算效能对比 AMD高频获胜

●科学计算效能对比 AMD高频获胜

  科学计算效能的测试工具是Sciencemark 2.0,这款测试工具主要是模拟一些化学方程式及物理公式的计算并统计出计算相应结果的时间,最后再套用固定的评分公式来计算出总分。

  Sciencemark这款工具主要是对CPU以及内存比较敏感,往往我们在同一套平台上提升了内存或者CPU的频率之后就能获得比较大的得分提升。我们将分别使用Sciencemark对P55和790FX平台进行三次测试,并且取最后一次的测试成绩作为最终的对比数据。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i5 750+P55平台测试得分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955+790FX平台测试得分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在Sciencemark的测试中Phenom II+790FX的平台组合取得了大幅度的领先,Phenom II 955的高频率在这里是影响结果最大的因素,i5 750处理器的频率仅为2.66Ghz,比起955的3.2Ghz频率还是相差了不少的,而Sciencemark在这里忠实体现了频率差距所带来的数据差异。

产品:魔剑P55 昂达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PCMark整体效能对比 P55平台略占优

●PCMark整体效能对比 P55平台略占优

  PCMark Vantage是测试一套平台整体效能的工具,由Futuremark出品,这套测试工具采用模拟用户平时操作的方式来对平台性能进行评估,其中比较严苛的是硬盘的测试,可以说硬盘测试的得分很大程度上左右了PCMark Vantage的总分,PCMark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处理器测试:基于数据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图形处理、音频和视频转码、文本编辑、网页渲染、邮件功能、处理器人工智能游戏测试、联系人创建与搜索。

  图形测试:基于高清视频播放、显卡图形处理、游戏测试。

  硬盘测试:使用Windows Defender、《Alan Wake》游戏、图像导入、Windows Vista启动、视频编辑、媒体中心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搜索和归类,以及以下程序的启动:Office Word 2007、Adobe Photoshop CS2、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2007。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i5 750+P55平台的测试得分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PhenomII 955+790FX平台的测试得分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PCMark Vantage的测试则是Intel的i5+P55平台更占优势一些,我们可以从表格中看到内存测试得分、硬盘测试得分以及最后的总分,其中内存和硬盘方面都是P55平台更占优势,而总分也同样如此,看起来在日常的应用中应该也是i5 750+P55的组合略为占优一些。

产品:魔剑P55 昂达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3DMark显示效能对比 PhysX优势明显

●3DMark显示效能对比 PhysX优势明显

  3DMark Vantage是业界第一套专门基于微软DX10 API打造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并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能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需求。和3DMark05的DX9专用性质类似,3DMark Vantage是专门为DX10显卡量身打造的,而且只能运行在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下。它包括两个图形测试项目、两个处理器测试项目、六个特性测试项目,凭借这些测试项目,3Dmark Vantage能够较为全面和权威地将显卡的性能挖掘出来,并用数据的形式展示在我们面前。和之前一样,我们将在同一套平台上运行三次3Dmark Vantage,并取最后一次的成绩作为最终对比数据。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i5 750+P55+GTX 275平台的得分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Phenom II 955+790FX+HD4890平台的得分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在3Dmark Vantage的测试中P55平台比790FX平台多出了3000分,不过通过两套平台中的CPU得分我们可以看到P55平台由于有PhysX的帮助,所以在CPU得分上大幅度领先,这也导致最终的总分也比790FX平台强不少,而如果忽略了PhysX的作用的话,那么两套平台的性能应该相差不多。

产品:魔剑P55 昂达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磁盘性能对比 P55领先不少

●磁盘性能对比 P55领先不少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P55芯片组实际在主板上就只是一颗南桥芯片,而北桥则已经完完全全被整合到了CPU内部,P55芯片本身和CPU之间也只是用传输速率较低的DMI总线连接,而DMI总线也完全足够传输CPU和P55芯片之间的数据了。

  读者应该也猜到了,我们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是南桥芯片磁盘性能的测试项目,我们所采用的测试工具是HDTach 3.04版,我们将运行其中的Long Test进行较为全面的测试,而测试将同样进行三次并取最后一次成绩作为对比数据。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P55南桥性能测试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SB750南桥性能测试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P55芯片确实不愧是比790FX的Sb750南桥芯片晚了半年发布的产品,其磁盘性能相当惊人,传输速率已经突破了210MB/S的关卡,而SB750则只能达到192MB/S,这其中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很显然之前PCMark Vantage在磁盘性能的测试项目中将P55平台的磁盘性能得分判定得较高是合理的。

产品:魔剑P55 昂达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满载功耗对比 高K技术建功得胜

●满载功耗对比 高K技术建功得胜

  从单核到双核再到如今四核成为主流的时代,虽然制程方面确实是不停地在进步,但是从越来越夸张的CPU供电设计就能够看出目前四核心处理器的功耗实际还是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显卡则更是不必说了,有着比CPU更多数倍的核心数量以及更庞大的晶体管数目让显卡也成为一个超越CPU的“耗电大户”,相信用户们也不会希望自己买得起一套平台却用不起……所以我们最后将要进行的是功耗情况的实际测试,我们将利用来自Seasonic的Power Angel测试表进行详细测试,测试将分为满载和空载两大部分进行。

  空载测试即为进入Windows之后不进行任何操作,等待5分钟令平台功耗趋于稳定,并进行数据收集;而满载测试我们将借助SP2004工具令CPU处在满负荷状态,同时运行显卡“小球”测试令显卡也达到满负荷运行状态,运行5分钟之后收集稳定的数据。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两套平台的所有节能技术都处在开启的状态。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让平台满载而运行的测试程序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i5 750+P55+GTX 275平台空载及满载功耗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Phenom II 955+790FX+HD4890平台空载及满载功耗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Intel业已成熟的高K技术在这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事实上我们测试的结果也令我们吃惊不小,P55平台的整体功耗比之790FX平台的功耗值低了整整一个级别,希望今后AMD方面将功耗的改善计划提上日程。

产品:魔剑P55 昂达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全文总结 究竟选谁合适?

●全文总结 究竟选谁合适?

  从基准性能到整机办公性能再到功耗,我们前文的一系列测试中已经能够全面了解两台平台各自的性能情况和功能特点了,单纯从性能数据上来看,两台平台可谓是各有千秋,科学计算方面AMD Phenom II+790FX的平台具备一定的优势,而Intel方面则在整体办公性能和功耗方面占据了比较明显的优势。

  从测试数据上来看Inteli5+P55平台似乎更加适应办公及商业用途——对于处理程式及应用她有着不错的表现;而AMD的Phenom II 955+790FX则在科学计算方面占据了优势。而如果是一位对功耗要求即为严苛的用户则应该会选择i5+P55的平台。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本次参测的P55主板——昂达魔剑P55

从效能到功耗 I/A主流平台捉对厮杀
本次参测的790FX主板——微星790FX-GD70

  从显示构架方面来看,P55只提供了一根16x或者两根8x的PCI-E 2.0显卡接口,而790FX则提供了两条16x或者四条8x的PCI-E 2.0显卡接口——790FX在现实系统的构架上确实是超过了P55的,所以追求极致显示系统的用户选择790FX也是较为合适的。

  实际上AMD和Intel的竞争依然在激烈地进行中,AMD会在明年推出其8系列的崭新芯片组产品,而今年已经推出P55产品的Intel也会在2010年接着推出自己的新产品——i9/i3以及H5系列芯片组,目前来看Intel在竞争中占得了一些先机,但AMD方面的优势依然存在——一家能够同时研发芯片组、CPU和显卡的国际化大公司绝对有让人惊喜的实力,当然,最后得益的依然是广大的消费者。

频道热词:Intel  computex  影驰显卡  
视觉焦点
昂达 魔剑P55
主板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主板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