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的775-P45芯片组简析
在本次台北电脑展上,Intel毅然打出了“45+45”的标语,第一个45指的是Intel 45nm制程的处理器,而后面的45则指的是Intel Eagelelake P45芯片组,有些巧合吗,其实Intel方面在P45芯片组上的处理方式让这一宣言也并非能够用巧合二字能够概括得了的。可以说Intel在一段时间内都在为P45做着准备工作,以让P45能够更加契合它的“45”形象。
P35未能将PCI-E 2.0放在支持列表之内,的确是一大遗憾,好在P45的出现也填补了P系列没有PCI-E 2.0的缺憾,前面所说的“45+45”最佳组合实际上也应该把PCI-E 2.0包含在内。另外一个隐藏的因素是:P45将是LGA775接口上的最后一款芯片组,在P45之后就将是Intel在CPU接口上的大改革了,因此P45芯片组必然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的数字很可能将是两年,结合之前的845、945GC和X48这几款“4”字开头的芯片组,Intel很神奇地让所有4系列的芯片组都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周期……因此选择P45本身应该是明智的。
当然,P45发布时刻无疑是激动人心的,微星技嘉和华硕三家一线先后召开发布会,并且都抢先将他们的P45产品推上前台。更为微妙的是:微星的P45-Diamond/Platinum、技嘉的EP45-DS4/DS4L/DQ6系列、华硕的P5Q系列都毫无例外地使用了更多新的技术,这让P45的主板产品队伍空前地强大和丰富(主板照片顺序按照送测顺序排列/下同):
华硕P5Q-Deluxe
你想了解多少?做工、用料、新的功能抑或是性能?本文都将告诉你答案。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文章将要涉及到的关键词:用料、做工、效能、BIOS、节能,请带着这些关键词阅读本文。
●用料设计之CPU供电篇
用料设计的对比项目中,首当其冲的必然是主板的CPU供电的设定,不过三家一线厂商在其主板的CPU供电电路设计上都颇有心得,这也是一线厂商们多年研发经验积累的成果,当然并非一日之功。华硕这次显得极为招摇,十六相供电相数的设定让所有人大为吃惊,密密麻麻的供电线圈非常吸引眼球。而技嘉和微星也并非善与之辈,其中技嘉的准十二项供电也不甘示弱,而微星的五相供电设计也被证明相当完善,当然,电感线圈的数量并不能证明一切,实际上三家厂商的P45主板在供电设定上也各有玄机:
华硕的十六相供电
先说华硕,华硕的十六相供电无疑是最为吸引眼球的;而微星则是标准的五相电流输出,不过使用了DrMOS的新MOSFET(服务器主板上的顶级MOSFET),因此在工作时同样非常强劲;技嘉方面则沿用了DQ的经典供电设计——准十二相供电电路,由PWM芯片输出六相供电电流,随后转化为十二路电流,同样地,准十二相供电电路的设定也和十二相供电的每一相承担电流相同。可以说,三家一线大厂的供电设定是相当经典的电路设计,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用料设计之内存供电篇
一线厂商和二线厂商在用料上真的区别不会特别大,因为现在的市场都是开放式的,所有的料件都是可以买到的,而技术上的差别才是他们最大的差距所在,其中内存供电设计和内存参数优化方面的技术差距显得更为明显,内存参数优化涉及到BIOS程式的编写,我们首先将目光放在主板在内存供电方面的设定上。
很有趣,我们在三款主板上能够看见不约而同的设计,请注意它们的供电线圈和相数设定:
华硕的两相式内存供电
微星同样的两相式内存供电
技嘉同样是两相式内存供电
非常有趣不是吗?三款主板都同时选择了两相式供电的设定,也都同样在每一相供电电路上准备了两颗MOSFET,既然如此,三款主板在内存供电的硬件设计上自然是不分高下了。
●用料设计之PCI扩展篇
P45支持PCI-E 2.0,这是我们第一节就已经介绍过的,而我们没有提及的是P45芯片组在PCI扩展插槽方面的设定:它支持双PCI-E 8X或者单PCI-E 16X的显卡通道,带宽加倍的情况下拥有8x的PCI-E通道,实际上和PCI-E 1.1的16x也相差无几。交叉火力系统会受限于PCI-E带宽?现阶段这个问题可以直接无视了,让我们先把CPU的效能瓶颈解决之后再考虑吧。
观察三款主板的PCI扩展插槽的时候,请大家注意技嘉EP45-DQ6的PCI设定,你会发现很有意味的设计:
华硕 P5Q-Deluxe的PCI接口设定
微星 P45-Platinum的PCI接口设定
看出什么了吗?是的,技嘉EP45-DQ6在接口设定上大体和另外两块主板并无两样,但是请注意中间两根橙色的PCI-E 1x插槽,它是开放式的,这意味着什么?技嘉 EP45-DQ6是可以在其PCI-E 1x插槽上接上PCI-E 16x标准接口的显卡的,那么也就是说技嘉的EP45-DQ6算上两根标准的PCI-E 16x标准显卡接口一共可以接四块显卡——支持CrossFireX?不,目前P45芯片组并不支持,但是这些接口让我们看到了一些隐藏信息:或许Intel将获得CrossFireX的技术授权……即使猜测错误,那我们依然可以得到一块强大的工作站主板,如此有趣而有创意的设定让技嘉在PCI扩展接口设计的比拼中脱颖而出。
●用料设计之背板I/O设接口篇
I/O的全程是Input & Output中文译为输出输入,而背部I/O接口加入这层意思之后也就演变成为了主板同我们交流的窗口,我们完全通过这些接口同计算机进行沟通,而计算机也从这些接口来和整个互联网连接起来,他们就像是计算机的眼睛和嘴巴一样,这同样是主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I/O接口的设计同样是衡量主板I/O功能的一个窗口,一款主板拥有再强大的效能,I/O接口却没有应有的功能,那它依然是一块失败的主板,那么这三块主板在“交流窗口”方面的设计又是怎样呢?我们先看照片:
华硕P5Q-Deluxe的I/O背板
微星P45-Platinum的I/O背板
技嘉EP45-DQ6的I/O背板
华硕在背板接口的种类设定上无疑是最为强大的:同轴、光纤、PS/2、2个千兆网络接口、e-SATA、1394、HDAudio声效接口和六个USB2.0接口的设定相当豪华,而微星方面则少了一个千兆网络接口,不过多了一个方便于DIY玩家的清除BIOS按钮,而技嘉则让人惊诧地设定了四个千兆Gigabit网络接口,每一个网络接口下面都设定了两个USB2.0接口,整整八个USB2.0接口的设定让USB设备较多的玩家们很受用,而这些接口的代价就是其1394或者e-SATA等等接口都需要通过主板附件的形式接驳出来,如果设有最让人惊讶奖的话,我们会颁给技嘉……
●特色功能介绍及点评之华硕篇事实上每一款主板都并非带给我们一种功能的变革,但是我们受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赘述,只能选择性地介绍它们最为耀眼的特色:
○华硕Express Gate自带操作系统
主板自带的操作系统Express Gate也是ASUS P5Q-Deluxe能第一个让我们看见的亮点,这也代表了一种趋势,你想象过在系统严重受损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浏览网页、继续上Skype、继续管理你的磁盘文件吗?Express Gate就可以让这一原本是梦想的情况完全实现。
实际上Express Gate系统和我们了解的Windows操作系统并不一样,它抛开了Windows繁杂的驱动和操作界面,而只是采用了Lunix内核和加入了一些简单的可视化代码——这样以来操作系统的体积就会被大幅度所见、这样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操作系统就能够收进一个小小的记忆体中被集成在主板上了。而ASUS P5Q Deluxe自带的Express Gate在操作性和功能性上又做了一次升级,这让整个系统变得更加方便。
Express Gate主界面
新的Express Gate能够提供对U盘的管理,这同样是一种进步。
○华硕EPU节能系统
华硕EPU技术的全称是“Energy Processing Unit”,中文的含义是“能量处理单元”,不要被这个看起来很舶来的词语吓到,简单来说EPU技术就是华硕开发的能耗节省技术。
从工作原理上来说,EPU芯片能够同操作系统内的AI Gear控制软件协同工作,在AI Gear软件发出相应指令的时候做出供电控制调整,同时降低CPU的倍频和主频(外频不变),通过切换供电相数的手段来达到节约功耗的目的。而在P5Q-Deluxe上采用的是华硕的新一代的EPU-6引擎,能够控制包括:CPU、显卡、芯片组、内存、硬盘和风扇这六个组件的功耗,这是以前的EPU系统所不具备的,而控制软件本身也提供了五档调节的界面:
实际上在这里,供电相数的切换并非单纯为了节能而运作,16相供电中的相数切换,更多地是用来解决低负载下16相的低效率问题。新一代EPU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功耗的解决方案,通过调节CPU、显卡、芯片组、内存、硬盘和风扇这六大组件的运作状态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功耗情况。
○Driver Xpert
Driver Xpert也是华硕方面推出的一个特色型功能,通过它的功能特性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功能方向:智能备份和磁盘加速。这似乎很像RAID 0和RAID 1的结合体,实际上正是这样,我们需要起码两块硬盘来开启这一功能。通过主板上板载的一颗功能芯片,令华硕P5Q-Deluxe得以实现这一功能:
备份功能的确是很多商业用户迫切需要的,而家用用户可能更多的看重Driver Xpret的磁盘加速功能,毕竟对于整个游戏平台来说,磁盘的性能瓶颈突然能够得到解决将是最大的幸福。
●特色功能介绍及点评之华硕篇(二)
○完整十六相供电的豪华
如果问起我们对这款主板最为看重的特点之一,那无疑是这款主板的CPU供电系统,这就是前不久曝光的十六相供电系统。我们都知道目前所有的主板在CPU供电部分的设计方面几乎都采用了相性供电的基本电路构架,而由于目前处理器功耗还是相对较大的,因此供电相数自然不可能只用少量——供电相数越多则其分摊的电流就越小,则每相的负担值就会较小,自然会更加稳定。不过相数设计得太多也是存在隐患的,那就是电流衰减地较为严重,因此会需要更强的设计能力。
那么P5Q Deluxe设计了几相供电相数呢?答案是:十六相。是的,绝非双并联八相——这块P5Q Deluxe确确实实采用了完整十六相CPU供电的设计,华硕在供电相数的设计上又一次走在了所有板卡厂商的前列,而真十六相供电的设计难度自然不言而喻。
ASUS P5Q Deluxe空前的真十六相供电
如今的主板产品在CPU供电方面做的越来越夸张,而厂商为了增加供电的稳定性也设计出了一些通过并联电感和电容以增强供电性能的新颖设计,不过这也让传统辨别CPU供电相数的一些办法变得失效了——通过电感来区分供电相数的办法在现在就已经不再适合。那么很多人会问:我们如何分辨这块P5Q Deluxe的CPU供电相数是真的16相呢?答案是:观察它的开关电路控制芯片。我们用一幅图做例子:
CPU供电的每一相都是一个开关式电路,因此它们需要在开关电路控制芯片的协调下工作,而每一相开关电路控制芯片都是直接听命于PMW控制芯片的。没错,开关电路控制芯片是无法并联也不可能并联的,因此我们看到有几颗这样的芯片,就能判断出这款主板采用了多少相数的供电模块设计。这是真正百分之百准确的CPU供电相数辨别方法。
●特色功能介绍及点评之微星篇
○微星DrMOS
DrMOS实际上是一种用于服务器领域的高端一体化MOSFET,它将MOS开关控制芯片和MOSFET整合在一起,这种MOSFET目前仅在MSI主板上使用,它很像数字供电,但这并不是数字供电设计,而是传统的相性供电设计,DrMos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系统运行中它们的温度特别低,我们甚至觉得覆盖在它们上面的散热片都会有些奢侈——原始状态下它们真的很“凉快”。
DrMOS的结构构成
○微星GreenPower节能系统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微星在P45产品系列中加入了也是其独创的Green Power技术,通过动态调节主板CPU供电相数的办法来控制系统功耗:
MSI官方网站上的P45-Platinum
●特色功能介绍及点评之技嘉篇
○技嘉PCI-E接口构架
通过第三方芯片来让PCI-E 1x接口能够支持显卡的接驳,这是之前所没有过的新颖设计,抛开未来可能支持ATI的CrossFireX四卡/三卡交火技术不谈,即使仅仅提供多屏输出功能就是一个不小的创意。
工作站主板需要的正是多屏输出功能,而采用X48芯片组的工作站主板又偏偏价格居高不下,技嘉这样的技术创新,可能正是为了解决工作站主板和其高价格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这无疑又是一个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解决方案。
○技嘉DES节能二代
DES同样是技嘉独创的特色节能技术,其原理也同样是通过动态节能引擎来调节主板的CPU供电相数以达到控制能耗的目的,而技嘉EP45-DQ6的DES二代系统相较DES一代技术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比如能够做到后台自动调节、超频时也能够调节DES系统等等,而节能的效果也比DES一代技术有了更好的优化:
在介绍完这些特色技术之后,相信网友们对这三款主板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华硕在板载操作系统技术上做的非常到位,能够直接运行Skype和浏览网页的无盘系统非常不错,而微星则率先使用了新一代的MOSFET——DrMOS,技嘉则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DES节能系统,并加入了创意十足的PCI-E控制芯片。
●测试平台构架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将使用简体中文版Windows Vista Ulitmate SP1版本的操作系统,关闭所有Windows开机启动项,并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用以获取最大的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所有测试软件运行过程中均使用“Windows Vista 标准”默认桌面主题和“最佳效果”以获得最平等的测试环境。我们将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并统一使用公版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
系统硬件构成 | |
Intel Core2 Quad X9770 | |
Intel P45+ICH10R | |
2*1024MB Extreme Edition DDR2-1066 | |
Hitachi 120G | |
NVIDIA GeForce 9800GX2 | |
显示设置 |
1680*1050/60Hz/LG M228WA |
TT Toughpower 750W | |
系统软件构成及系统驱动 | |
操作系统 |
Windows Vista Ulitmate SP1 |
芯片组驱动 |
Intel INF 8.6.1009 |
显示驱动 |
NVIDIA 175.16 Display Driver |
DirectX版本 |
DirectX 1 0 |
测试软件构成 | |
Futuremark 3 DMark 2006 | |
Futuremark 3 DMark Vantage | |
Futuremark PCMark Vantage | |
Sciencemark 2.0 32bit | |
测试游戏构成 | |
Lost Planet | |
Company Of Heros | |
World In Conflict |
●基准/显示效能测试
我们将提供由Futuremark出品的3Dmark06、3DMark Vantage和PCMark Vantage这三款测试工具所测试出来的性能得分,搭配的是Intel 45nm处理器中的四核心王者——QX9770。在这里我们在三款主板上将CPU频率调整为400*9(默认为400*8),而内存时序则调试为DDR2-800状态下的标准内存时序——5-5-5-15-2T。
此外提供的科学计算软件Sciencemark则完全是一款用于测试系统基准运算效能的测试工具,通过模拟科学公式的计算来衡量平台在计算方面的性能实力。这一项测试主要是为了比较三款主板在综合运算效能上的性能。
●游戏效能测试
毫无疑问,在大部分情况之下,大型3D游戏才是驱使玩家购买如此好板的最大理由,因此主板在游戏中的实战运行效果才是更多用户所关注的。我们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挑选了DX10规格的三款游戏:《Lost Planet》、《World In Conflict》和《Company Of Heros》。
其中:《Lost Planet》是一款射击类科幻游戏,我们将它的分辨率定为1280*800(游戏默认),而打开所有特效,测试会进行三次,取最佳成绩作为最后的对比得分;而《World In Conflict》则是一款3D即时战略类游戏,我们将它的分辨率设定为1680*1050,并将设定调试为“High”;《Company Of Heros》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游戏了,它在放出DX10补丁之后,对系统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成为DX10系统下的首选测试游戏,我们将它的分辨率设定为1680*1050,画面设定为“所有最高”,打开所有特效。
三款主板在游戏测试的得分上惊人地相似,不过考虑到游戏得分方面的确数值非常低,因此很难拉开彼此的差距,不过此起彼伏的得分依然可以归咎于误差,三款主板在游戏方面的表现真的难分难解。
●看功能和价格决定购买
台系一线厂商在主板设计上的确都已经相当老道,但是我们依然要赞扬一下华硕方面的BIOS系统——其BIOS在测试中没有出现任何不妥,并且所有的内存分频都相当完美,更为重要的是在操作舒适性上也做的相当不错,相对来说,微星出现了一次分频失败的情况,不过恢复之后依然成功在800的分频段上启动并正确执行。技嘉的BIOS系统也没有出现问题,但在内存设定上略逊一筹。
在主板的用料方面,技嘉无疑是独领风骚的,一水的三洋固态电容再加上低阻抗功率IC、铁芯电感、以及低ESR全铝固态电容的同时使用的确非常扎实;而微星的DrMOS系统也着实让我们过足了低温的瘾,我们感觉其MOSFET散热片都已经是多余的存在了(或许微星方面在为超频考虑)在QX9770处理器的煎熬下都相当凉快;华硕则胜在其十六相供电的豪华设置上。
三款主板的贴片式电容也都采用了同样的配置
实际上无论是性能还是做工和用料,三款主板都相差无几,我们推荐用户能够完整地了解这三款主板,并且从“功能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价格是否能让自己接受”这样的类似问题上再做具体的购买决定。当然,比较三者的售后服务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不过一线大厂的售后服务应该都是非常完善的,同样应该从自身是否方便的角度来考虑购买方向。(更多价格方面的讨论,请点击我们的专题链接:独家专题:华硕 微星 技嘉P45全线崩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