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lake-Q:Q35
Bearlake-QF:Q33
Bearlake-X:X38
Bearlake-P:P35
Bearlake-G+:G35
Bearlake-G:G33
此外,还有一款入门级的集成图形显示卡的主板芯片组——G31,总共7个型号的Bearlake芯片组产品线看起来相当完整,几乎涵盖了主板芯片组应用的各个应用层级。相对的Bearlake-P对于我们来说就并不陌生了,然而Q35却并不是太多人熟悉。神秘的Q35其实在之前我们报道的Comptex展会上就已经出现过,只不过并没有对这款芯片组有太详细的介绍。实际上Q35是Intel设计推出即将取代原Q965的主板芯片组,定位于专业级商用平台芯片组,支持Intel的vPro(博锐 )平台。
vPro平台系统示意
我们可以看到Q35芯片组提供了对1333MHz总线的支持,同时,支持四核心处理器也是其亮点之一,对于专业级企业用户来说,采用四核心处理器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奢侈了,随着四核心酷睿处理器的降价,很多商务客户已经把采购的目光放在了四核心处理器上。值得一提的是,Q35的南桥采用了带有vPro节电技术的ICH9DO南桥芯片。
●vPro的概念
Intel的vPro是一系列技术的集合,可以说成是一个体系,它包含了:主动管理技术(AMT)、虚拟化技术(VT)、可信赖平台模块(TMP)等等新的技术概念,整个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企业的长期成本,尽量规避风险,并为企业尽可能地节省成本。vPro也是英特尔Stable Image Platform计划的一部份,此计划目标在于提供更加长期稳定且可预测的PC平台转换方案,确保英特尔软件与驱动程序从产品问世起,能在更长的时间内保证稳定的后续供应。
实际上很多企业都很在乎能耗,这和国内企业的现状也是相符的。因此Intel的vPro(博锐)平台也加入了对能耗的控制,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这一技术归入到节省成本的技术体系当中。这种节约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
当然,和Intel的迅驰技术一样,vPro平台依然需要Intel提供的成套设备和软件才能构成。因此其初期投资并不会显示出价格上的优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可靠性以及后期体现出的投资优势。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企业用户和家庭用户的要求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企业用户的计算机系统的第一要求就是安全,而家庭用户对于这一点的要求并不如企业用户那么苛刻,家庭用户通常对性能的要求会高一些;另外一点就是安全,企业用户组建的计算机系统往往会有很多内部的商业机密,如果系统安全性不高将是相当可怕的事,而家庭用户在这一点上明显要求并不如企业用户那么高;同样的,家庭用电是几毛一千瓦时,而企业用电却达到了几元一千瓦时,长此以往,积累的能源费用往往可能成为天文数字,因此企业用户比家庭用户更加注重节能。那么vPro又会为我们的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便利和优势呢?
●vPro构成及特色
高度可管理性
vPro平台具有很高的可管理性,它主要是依靠Intel主动管理技术(AMT)来实现的。主动管理技术应当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是基于硬件的网络通信信道。
第二、是在vPro平台中Intel还集成了专用的非易失性内存,在这里可以存储电脑的重要相关信息,如已签名并加密的英特尔博锐技术管理引擎和英特尔AMT所用信息、硬件配置信息、第三方软件的重要安全信息等,这个存储区域安全可靠,可以防止黑客、病毒(蠕虫)对信息的窜改和破坏。有了它,维护人员无须开机即可随时使用重要的系统信息。同时,这些数据还可在操作系统构建、重配置过程中持续存在,从而进一步简化维护。
vpro平台远程纠错示意
高度安全性
提高网络和系统的安全性,如何保护企业计算机免受恶意的攻击,已经成为目前企业IT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当前纯软件解决方案并不理想,而Intel vPro平台提供的基于硬件的多层防护则相对完善。
首先借助上文介绍的主动管理技术(AMT),vPro平台可以实现远程系统安全补丁的分发及安装,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即使在关机状态下维护人员也可以查看电脑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升级。
其次vPro平台还设计了用于检测网络流量行为的“可编程硬件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可以检验进出电脑的数据包是否安全,当硬件过滤器识别出未经授权的不安全数据包后,计算机可断开其操作系统的网络通信,从而保证计算机的安全。
Intel虚拟技术
Intel 虚拟技术(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并不是在vPro平台上才首次出现,在去年Intel就已经公布了这项技术的开发。而市面上已经有一些软件可以达到虚拟多系统的目的,比如VMware workstation、Virtual PC等,使用这种技术就可以实现单机同时运行多操作系统。Intel 虚拟技术指令将会内嵌在CPU中,再配合相应的主板芯片组和控制软件VMM(Virtual Machine Monitor),会提供比软件虚拟机高得多的性能。
Intel把自身的虚拟技术分为重量级虚拟技术和轻量级虚拟技术。我们常说的Windows系统的虚拟、Linux系统的虚拟都属于重量级的虚拟。而在vPro平台上强调使用的是轻量级虚拟技术。它是由第三方软件针对vPro平台开发的专用于特定功能(如可管理性和安全性)的独立操作环境。它包括专用功能应用代码、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指定的驱动程序。这些设备在用户操作系统外部运行,因此普通用户不能看到它,这就防止了用户或恶意程序对它的窜改。它的管理必须由已授权的维护人员进行。这样,维护人员就可以依靠虚拟技术,进行保护安全代理、后台IT维护等高级操作。
高性能低能耗
vPro平台完全支持微软的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包括vPro平台的集成显卡都会支持Windows Vista的特效。此外还将为Skype和其它服务提供商预配置IP语音(VoIP)应用设备。按照vPro平台的要求,所有的vPro商用电脑必须采用Core处理器,依托双核CPU强大的性能提供多任务操作环境。而众所周知,低功耗是Core处理器的优点之一,未来Intel将继续改进制造工艺,进一步降低其能耗。
Intel的原厂主板很多人并不熟悉,不过其优秀的做工确实让人印象良好,曾经的超频世界纪录就有很多来自于Intel酷睿平台的经典高端主板型号——975XBX2,其优异的内存效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Bearlake-Q主板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评测室,经过一番紧张的评测之后,我们将把测试的结果展示给大家,在测试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Q35是一款定位于专业级企业用户的商务主板,所以我们并不会加入游戏的相关测试,测试的关键在于商务应用类测试和系统性能测试。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款Intel原装主板的用料和做工。
主板全貌纵览
主板采用的依然是ATX架构小板设计,整体风格一如Intel的其他原厂主板,绿色的PCB板并不炫目。我们可以看到北桥上搭配了一个硕大的散热片,低功耗主板的身上这样的做法并不难理解,而且这样体积的散热片已经足够镇压发热量大大改善的Q35芯片组了。
主板CPU供电模组特写
或许是因为并不接触到超频,所以这款主板的CPU供电仅仅设计了三相,不过用料十足,每相搭配了“2+1”的MOSFET,固态电容也相当养眼,这也充分显示了这款主板“稳定性”第一的设计理念。
虽然Bearlake-Q芯片组支持DDR2和DDR3内存,但这两种内存并不能被同时在主板上支持,因此这款Q35主板提供了四条DDR2内存插槽,而供电方面也采用了单相独立供电模式。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款Q35主板提供了六个SATA2磁盘接口,作为专业级商务主板,磁盘性能也是其不可忽略的重要特性。
PCI扩展方面,这款主板提供了一个PCI接口、两个PCI-Ex1接口和一个PCI-E16x的显卡接口,不过就商务应用来说,其板载的GMA3100显卡已经足够,用到独立显卡的场合并不会很多。
背板I/O接口提供的USB2.0接口达到了六个之多,其中两个应该已经被占用,因为背板并没有提供PS/2键鼠接口,因此键鼠将占用两个USB接口。Intel的下一代南桥还将取消PCI接口的支持,Intel的雷厉风行态度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推进了行业标准的进步和发展。
本次测试,我们将使用简体中文版Windows XP Professional+SP2版本的操作系统,关闭所有Windows开机启动项,并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用以获取最大的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所有测试软件运行过程中均使用“Windows XP”默认桌面主题和“最佳效果”以获得最平等的测试环境。我们将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并统一使用公版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另外,我们将在测试完一个项目之后将平台重新启动以获得最一致的测试环境。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
System Hardware | |
Intel Core2 Duo E6600 (65nm @ 266x9 @ 4M L2) | |
Motherboard (Chipset) |
Intel Q35 Mainboard |
Memory | 2 x 512MB Extreme Edition DDR2 1066+ (Run:400MHz @ 5-5-5-15) |
Hard Disk |
Seagate Barracuda 7200.7 120G (7200RPM@8M Cache) |
Graphics Card |
Onboard GMA 3100 |
Resolution |
1280 x 1024 @ 32-bit @ 60Hz |
Power Supply |
Acbel ATX-607A-AB-8FB |
System Software and Drivers | |
OS |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2600+SP2 |
Chipset Driver |
8.1.3.0.1013 |
Graphics Driver |
14.1.29.0.4770-Beta For WinXP |
DirectX Version |
DirectX 9.0C Redist June 2007 |
Benchmarks | |
Futuremark PcMark 2005 | |
Futuremark 3DMark 2006 | |
EVEREST | |
SuperPI MOD v1.5 | |
Sciencemark 2.0 |
由于节能技术是Q35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测试中也加入了对Q35构架平台的能耗测试,而软件测试则在于考察系统的内存效能以及系统整体的性能,其中的侧重点则在于对系统在程序运行和日常商务软件应用方面的考察,3DMark2006和PCMark2005的测试可以较好地体现侧重于系统整体性能的特质。而SuperPI则有利于考察主板的内存效能,EVEREST的基准测试则早已成为我们测试主板时广为采用的测试项目之一。在考察测试结果的时候我们依然需要提醒大家这款主板的定位,这并不是一块以家用和游戏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主板,而是一款专业级商务主板,既然是商务主板则并不用具备极强的3D游戏性能,因此我们无须用看待游戏主板的眼光去看待这款主板。
在实际的测试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系统的出色稳定性,搭配酷睿双核处理器之后的Q35平台表现除了极强的工作能力,而功耗方面的表现也让人相当满意。而搭配的ICH9系南桥的磁盘性能也可圈可点:
就综合性能来看,这款Intel Q35主机板完全能够胜任我们在商务方面的各项应用,vPro和迅驰一样,都属于组件可选的综合平台,所以并不是购买了Q35主板就拥有了vpro,vPro还包括了Intel的平台组件,我们可以认为这是Intel在商务平台上构架的一个专业标准,当然,提供组件的同时,Intel也提供了相关的软件和管理方面服务。
单纯就主板来说,显示方面,GMA 3100的显示核心在承受商务应用方面已经完全足够,支撑Vista的种种特效也是游刃有余,不过在运行目前顶级游戏方面的表现依然无法让人满意。程序处理方面的性能表现让人满意,磁盘和内存的效能都相当不错,支持1333MHz前端总线也符合Q35的定位和身份。
总的来说,这款主板对于企业用户还是有不小的吸引力的,如果拥有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价格,那么这款主板在商务办公方面的势头将不可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