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苹果公司绝对要算得上其中之一了。苹果产品无论是在外观设计,工业设计还是用户体验等方面都能够做到业界领先。外观方面,我们当然喜欢漂亮的,功能方面,我们也当然喜欢好用的。就拿智能手机来说,苹果的iOS系统独霸半壁天下与整个安卓系统分庭抗礼足以可见苹果的用户体验做的有多么出色。
优秀的做工用料是产品质量的保障,这也是为什么苹果的产品非常耐用的原因。而良好的工业设计不但能让产品的制造上更加巧妙和精密,还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外观。优雅漂亮的外观也是苹果产品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无论男女老少都为其倾倒。
桌上的可不是原装Mac mini,而是我们组装的“Mac mini”!
笔者本人也是一个“果粉”,不但对iOS系统有着十足的好感,对苹果产品的外观设计也是非常称赞。说来也巧,听闻最近有一款和苹果Mac mini外观一模一样的ITX机箱出现,笔者对其兴趣颇大,尽管ITX主板非常之小,但能够放进小巧的“Mac mini”也绝非易事。出于好奇,最终笔者成功搞到了这个“Mac mini”的机箱,看看它怎么和PC DIY完美结合。
●竟和Mac mini一样 这可是DIY机箱
要说这款“Mac mini”确实是货真价实的真货,因为它的的确确是苹果公司出品。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它被“掏空”之后单独做了机箱,极为有缘的和DIY结合到了一起。要知道外观如此美丽,质量如此优秀,设计如此精密的铝合金制机壳绝非小作坊和一般工厂所能够制造出来的。
Mac mini机箱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机壳完全就是货真价实的苹果Mac mini,那还有什么新鲜的呢?其实,每一个消费类电子产品都有着非常精密的内部设计,就拿iPhone来说,其内部零件一定会严丝合缝的被安装在机壳内,即每一个产品只为其自己服务,这是同PC DIY可通用性最本质的区别。其实,能够把一块ITX主板及各类硬件放进Mac mini机壳中,内部结构才是该改装得以成功的重头戏。
该Mac mini改装版的内部设计出自国内知名DIY高手董建辉之手。专精DIY多年的董建辉既拥有大量的改造经验,还拥有较强的MOD能力。能在如此精密的苹果产品头上“动土”,也足见作者强悍的设计及动手能力。
从内部架构的3D建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机箱适用于ITX板型主板,而由于Mac mini的厚度很薄,因此超薄ITX(Thin-ITX)主板才是它的搭档。在CPU散热方面,设计者采用了专用的笔记本形热管散热,此外还支持一个7mm的SSD。
说到作者DIY高手董建辉,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团队IceMan Cooler。成立于2010年的IceMan Cooler服务于PC水冷玩家,精通于PC水冷散热系统的设计和生产,以提升国内水冷散热部件品质及打破国外水冷品牌围攻局面为目的。
优秀的设计功底及良好的生产工艺,再加之DIY高手玩家创建团队亲力亲为,使得Iceman Cooler拥有先天优势。在发展产品的同时,Iceman Cooler还吸取了大量PC DIY玩家的建议,使得产品越来越优秀。
详情请点击:http://www.icemancooler.com
●“Mac mini”内部结构大揭秘
前文曾经提到,该“Mac mini”的的确确就是真的Mac mini。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及美观程度,设计团队并没有寻找代工厂为其制作神似苹果Mac mini机壳的解决方案,而是直接采用了回收废弃的苹果Mac mini机加以利用,让机壳重获新生。要知道,这一个铝合金外壳的开模费也就已经是天价了。
这就是苹果Mac mini……的外壳
苹果Mac mini外壳采用了高强度轻质量的铝合金材料制造,通体银白色的机壳,正面的正中间黑色的苹果LOGO,对比鲜明,简洁美观。
由于苹果Mac mini机壳采用了一体式构造(无任何卡笋、螺丝),因此在机壳的背部拥有一个圆形可拆卸的后盖。
设计精密的苹果Mac mini一体式机壳想要变为PC DIY机箱,那么它的内部改造设计一定要非常精准。上图为Iceman Cooler为Mac mini定制的全套内部改装件。由于DIY主板与苹果Mac mini原配主板的背部I/O接口并不一致,因此改装件还包含一个自制I/O挡板。
这个主板托盘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内部一切硬件都是要安装在它上面的。为了使得整台主机牢固可靠,托盘必须严丝合缝的被安放在Mac mini的机壳内,这就对团队的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改装件能否让我们的“Mac mini”装机计划如愿以偿?来看下面的详细装机过程。
●Thin-ITX主板就绪 看小板有何乾坤
Iceman Cooler的Mac mini改装套件需要使用Thin-ITX板型主板。那么什么是Thin-ITX主板呢?我们都知道主板板型分为E-ATX,ATX,MATX,u-MATX及ITX,ITX板型的大小为17cm*17cm,在面积上Thin-ITX与普通ITX是没有区别的,而二者的不同之处就体现在这个“Thin”——厚度上。
为Mac mini找到的拍档——Thin ITX主板
Thin-ITX主板在背部I/O接口的高度上相比普通主板要低,且内存插槽采用的笔记本内存插槽。这样,准平台搭建好后的高度要低于普通主板所搭建的平台,适用于一些超薄机箱。不过Thin-ITX板型主板毕竟属于小众,因此产品数量也并不多。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款非常合适的Thin-ITX主板,它就是技嘉B75TN。
技嘉B75TN主板可谓是专为超薄型机箱所设计,而随着一体机的流行,组装一体机也成为了它一个很好的选择。
技嘉B75TN主板基于Intel B75芯片组,采用ITX板型设计。PCB方面延续了技嘉经典的“技嘉蓝”配色。小小的主板上堆满了各种各种元器件和插槽,它们是质量和规格的保障。
基于Intel B75芯片组的技嘉B75TN采用了LGA1155底座设计,可支持SNB及IVB全系列CPU。内存插槽刚刚前文曾经提到,由于要照顾到平台的高度,因此该主板采用了笔记本的DIMM DDR3内存插槽设计,支持双通道。
磁盘接口方面该主板配备了4个SATA接口,其中一个为SATA3接口,另外3个为SATA2接口。扩展插槽方面,该主板提供了一个PCIE x4接口。不过考虑到该主板所服务的超薄型PC装机,这个扩展插槽似乎并没有什么使用机会。
轻薄的主板就要有对应轻薄硬件的设计,因此mPCIE及mSATA插槽我们都可以在主板上找到。
从这个角度看,Thin-ITX主板究竟“Thin”在何处就一目了然了。背部I/O接口方面该主板配备了1个RJ45网络接口,HDMI/DP视频输出接口,4个USB3.0接口以及模拟音频接口,对于超薄PC来说过多的接口反而没有意义,配备常用接口足以。此外,该主板采用了外置电源适配器供电,因此在背部I/O区域还用以一个电源适配器接口。
●Mac mini装机实战开始
组装这台PC我们需要以下一些硬件:CPU,笔记本内存及SSD。该平台在显示方面一定要通过集成显卡来实现,因此CPU需要选择内置集成显卡的型号,而散热方面Iceman Cooler的改装套件已经提供了定制的散热模块,所以无需选择。电源采用外置适配器实现,所以笨重的ATX电源也与这套平台无缘。
Intel奔腾G840处理器
作为曾经SNB平台最为受欢迎的入门处理器,Intel奔腾G840拥有高达2.8GHz的主频,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它的性能算得上理想,而超小型PC对于性能的需求并不很大,因此这台“Mac mini”搭配它完全不会出现性能不够用的问题。
Iceman Cooler所提供的改装套件支持2.5吋的SSD,但恰巧我们手头有一块mSATA硬盘,所以本次装机就采用了这枚小巧的mSATA SSD。
内存方面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笔记本内存条都有土豪金马甲,宇瞻出品。
笔记本内存的安装与台式机略有不同,那些为笔记本加装或更换过内存的用户有经验,而有些用户则没有,因此笔者在此为大家讲解一下内存的安装方法。
笔记本内存条安装好后的状态是“平躺”在主板上,即与主板平行,这样才保证了厚度够薄。不过它的安装并不是平行的插入到内存插槽中。首先我们拿起笔记本内存条,找准缺口方向,之后将内存条斜向45°插入到插槽中。但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进入后即可。
之后将插入到插槽的内存向下压。此时可以看到插槽两端的卡扣被内存条挤压而产生向外的形变,再用力,卡扣则会反弹卡住内存条。至此,内存条的安装就算完成了。
●小巧的mSATA SSD很省地儿
Mac mini改装套装照顾到了2.5吋SSD的安装,不过由于我们手头拥有一块mSATA接口的SSD,因此趁此机会也想让主板上的mSATA接口发挥用武之地。
Intel mSATA SSD
目前在市面上,mSATA接口的SSD并不鲜见,这也是因为小型化PC崛起的缘故。本次我们使用的是一块Intel出品的SSD。
在这里多说两句:外观上,mSATA同mPCIE插槽是一模一样的。为了以示区别,一般情况下主板上都会标示出插槽的种类名称。如若没有,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比划”——如上图所示SSD拥有两个螺丝孔位,mSATA插槽在相应位置同样有两个螺丝孔位,而mPCIE只有一个,且螺丝孔位与插槽间的距离较之mSATA要小,因此极易分辨。
同笔记本内存条的安装相似,mSATA SSD同样采取斜45°角插入插槽。
之后找出主板附带的小螺丝,将SSD固定在主板上就完成了安装。
CPU,内存及硬盘都已经搞定了,至此,主板上所有硬件的安装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恰到好处 电源灯安装示意
在安装主板之前,我们先进行电源灯的安装。由于结构较为巧妙,因此笔者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这个设计的。
改装套件中的电源灯
在改装套件中有两条红黑线,一条是开机开关线,另一条则是电源灯线。区分自然非常容易——开关线的一头是开关,电源灯线的一头是LED。
在主板托架的一角有一个微微翘起的小突起,它就是电源灯的安装位置。在将托架放置进Mac mini机箱后,电源灯的光芒将通过机箱上的孔位散发出去。
首先我们取下电源灯上的黑色塑胶圈,将塑胶圈单独插入电源灯位。
之后我们再将LED按入到黑色的塑胶圈中。由于塑胶圈有着一定的弹性,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将LED按进去。听到咔哒一声后,电源灯的安装就完成了。
●将主板安装至金属托架上
之后我们要进行主板的安装了。拿出套件中最重要的部分——铝合金托架,以及配套使用的绝缘垫纸。
将绝缘纸放置在托架上
将绝缘纸按照空缺位置放置在托架上,之后将主板以同样方法放置在托架上。
将主板安装至托架后,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个感受,那就是这套改装件简直就像是为这块主板所量身定做的。各种插槽位置的预留以及插针的空缺都恰到好处。
●散热装置及开机按键的安装
对厚度要求极高的Mac mini想必一定让Iceman Cooler在散热系统的设计上费了些脑筋。不过多亏了团队有之前的笔记本内部设计经验,“拿来主义”在这里变得非常可行。
为CPU表面涂抹好硅脂后安装散热装置
在为CPU表面涂抹上硅脂后,我们将该散热器以上图方式对准安装到主板的相应位置。
之后找出4颗螺丝,在背部将散热器与主板固定。
这是安装完散热器的平台图,可以看到散热器的出风口坐落于背部音频接口的上方,位置非常巧妙,恰到好处。同时厚度控制的也相当之好。
之后我们要进行的是开机按键的安装。我们找出套件中的背部I/O接口挡板及开关按键线。
套装中还有一个体积很小的黑色塑胶组件,这个组件需要与开关按键结合到一起。具体方法如上图所示。
由于我们的开机动作需要外力作用,因此开关按键需要固定住。拿出刚才组装好的开关按键,将其穿过背部I/O接口挡板如图所示的位置,并用两颗螺丝固定住。这样,开关的安装也完成了。
●大功告成 放入机壳完成安装
在内部均安装完成后,接下来就要进入最后一步的收官之战了,那就是将这些硬件塞进Mac mini中去!
Mac mini背部旋转式可拆卸的后盖
拆下旋转后盖,Mac mini的内部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要说苹果产品的做工确实非常优秀,如此精密的设计及严谨的做工绝非一般厂商可比。
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只要将刚才我们装好的硬件推进Mac mini的机壳,并将固定螺丝拧紧,整台机器的安装就算完成了。
好了,装机过程就到此为止了。在安装过程中笔者深深的体会到Iceman Cooler团队在设计水平方面的强大能力,整个安装过程较为顺畅。不过我们依然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才可以完成安装,很多小情况也需要应对。在制造工艺上,瑕疵多多少少会有,就比如本次装机,CPU散热器的一端稍稍高出,导致了放进Mac mini机壳受到了一定阻力。要知道苹果产品的精密程度之高“令人发指”,极其细微的突起都会影响安装,也希望Iceman Cooler团队能够再接再厉。
●自己装台Mac mini:还可以这么玩
本次PC改装为Mac mini可算是大功告成了,没想到我们还真的“跨界成功”了。下面就来一起看看装机的成果吧!
如果我不说,谁知道它其实是一台DIY电脑呢?
几个爱好者,因为兴趣汇聚在一起,为我们带来了极为优秀的DIY改装产品。本次我们所使用的Mac mini改装套件正是他们成功的作品之一。没想到具有很强兼容性及通用性的DIY硬件产品竟然能被安装在消费类电子产品苹果Mac mini的机箱内部,这充分说明PC DIY依旧有潜力可挖,而可玩性也丝毫不差。
看了这一整个的改装过程,各位是不是也心动了呢?是否觉得Mac mini的性能太弱?是否觉得苹果Mac mini的售价太过昂贵?没关系,有了这套改装套件,平台性能及价格我们完全可以自定义,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组装“Mac mini”吧!
12技嘉GA-B75TN详细参数
用ITX架构的主板和定制的小机箱做一个“Mac Mini”确实是非常有意思的创意,拥有台式机性能的小小主机在美观度方面同样令人惊喜,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们不妨也尝试一下。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