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迎来了新的一天,与往常一样,笔者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中关村在线工作了半年多了,笔者也是评测了许多主板产品。翻开了之前自己写的文章,看到的不仅是在工作中的成长,同时也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主板产品。同时也隐约看到了Intel和AMD的针锋相对,各个主板厂商主板产品的厮杀以及许多产品的辉煌和失败。这一年对于主板行业来说并不是平凡的一年,即使是看热闹也能够感受到产品竞争的激烈程度。看到这些,笔者也是有感而发,不禁回忆起了2011年发生在主板行业的那些无法忘却的事情......
DIY硬件,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直接接触到可能就是产品。主板也是如此,主板的好坏并不能像显卡CPU那样单纯依靠性能来区分,但是在不同的用户心中,只要关注了今年Intel和AMD陆续推出的主板产品,必然会选中自己中意的一款。
一年的时间足以让一款主板产品从默默无闻走向巅峰,也可以让高高在上的产品跌落马下。2011年推出的主板产品并不算少,大家想理清思路并不容易,那么笔者就与大家一起,来回顾诞生于2011年的那些主板产品。
如果说今年Intel主板产品什么唱主角,那么肯定所有人都会选择6系列芯片组,当然笔者也是会选择这个答案。的确,从笔者角度来看,6系列芯片组不得不说是Intel最成功的芯片组之一。经历了5系列主板的“过渡期”让6系列主板产品更加完善。
6系列芯片组架构图
优化后的内存控制器,合理的总线架构,再加上性能强悍的处理器,这些都让6系列主板从一开始就跑在对手的前面,并且一路领先。除此之外,H61、H67、P67、Z68等芯片组也很好地划分了市场定位,在一段时期内建立了一个Intel王朝。
H61定位入门市场,这让一直主打性价比的AMD感到压力很大。舍去了并不实用的众多特性,保留了6系列芯片组的设计精髓,这些都让H61成为了家庭用户装机的首选。仅仅是比P67/H67主板少了几条PCI-E通道、SATA 6Gbps的支持以及USB2.0接口数量就能够花很少的钱享受到前者的性能表现,这对于手头资金不充裕的用户来说的确是个很大的诱惑。
笔者并没有第一时间使用6系列,而是仍然保持着P35+Q9450s这套“中古”平台。但是在试用了6系列平台以后,一种更换平台的冲动油然而生。不过笔者的钱包“抑制”了这种冲动,而Intel之后推出的产品让笔者认为没有做出冲动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一批H61、H67、P67等芯片组推出后,Intel再接再厉,于数月后推出了Z68芯片组。相对于之前的6系列芯片组,Z68充分发挥了6系列芯片组的优势,将之前经典的P67芯片组以及H61芯片组相结合,并且加入了新的特性,从而成为了6系列芯片组新的霸主。
Z68与之前的6系列芯片组特性对比
这里我们能够看见的新特性主要是2个,一个是Lucid Virtu的支持,该技术将处理器内的核芯显卡与独立显卡邮寄结合,从而达到性能节能两不误。另外一项就是RST SSD Caching技术,该技术使固态硬盘不再是个体,与传统机械硬盘配合,花费较低的价格就能拥有出色的磁盘技术。这两项技术为平台效能的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6系列芯片组SATA控制器的缺陷让Intel头疼
当然6系列芯片组并不是完美的,它也经历一番坎坷。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就算是SATA控制器缺陷导致存储设备出现问题这个时间。而为了解决这个事件,Intel也是召回了大量的主板产品,从而损失惨重。6系列为Intel赚足了人气,但是没有为Intel赚来足够的钱。笔者猜测那个时候Intel一定是“哭笑不得”。
随后Intel推出了B3不仅的主板产品来修复漏洞,现在笔者与大家使用的都是B3步进的主板产品,同大家一样,新步进让笔者再次感受到了“完美”的主板。不过好景不长,G3步进的主板产品再一次推出,并且许多主板厂商打出了支持PCI-E 3.0的招牌。虽然不知道已经拥有B3步进主板的朋友都在想什么,但是笔者当时想的却是:“还能免费换成G3步进么......”
如果放在前段时间,笔者说X58可以与顶级划等号,估计大家都不会反对,但是现在如果这么说,那么只能说你OUT了。因为取代X58的新平台即将出现,它叫做X79。就像其型号一样,X79将会全面取代X58,已经“嚣张”了3年的X58终于要让出宝座了,可惜新任王者并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Intel自己。
搭载X79芯片组的ROG主板,想要的准备好掏钱包吧
LGA2011针脚,130W TDP、四通道内存,高昂的售价,这些都标志着X79并不是省油的灯。从已经曝光的众多X79主板产品中,我们已经看到了X79的真面目。如果你是一个狂热的发烧友,估计现在已经开始为之攒钱了吧。而笔者的“败家之心”也是再一次燃烧,不过钱包再一次的拒绝还是让笔者只能再次眼馋。
马上就要到X79真正发布的时候了,手里还拿着X58的玩家估计早就开始跃跃欲试了。到底X79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还是等本月月中旬来揭晓这个谜底吧。
Intel今年算是顺风顺水
不得不承认,2011年是Intel丰收的一年。虽然也遇到了坎坷,但是Intel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并且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不管你是喜欢Intel还是不喜欢Intel还是不知道Intel是干啥的,都会被其产品所吸引。笔者虽然并不是一个Intel的忠实Fans,但是Intel今年的表现足以笼络许多渴望性能的玩家。
相比Intel,AMD今年好像有着更大的起伏。虽然其今年推出的产品并不算少,但是觉得总是欠那么一点火候。不过与Intel一样,AMD在今年也寻求了产品新的思路,虽然并不像Intel那么一帆风顺,也算是为AMD今后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Brazos APU的确大伤Atom元气
与Intel不同的是,AMD并没有选择与对手正面交锋,而是向其Intel的“软肋”进行进攻。我们看到AMD也是试图将其在显卡方面的造诣来完善自己的产品,以对付Intel的主板以及处理器产品。于是我们今年看到的AMD最有名的产品就应该算是APU了。为了攻占HTPC市场,AMD推出的Brazos APU也是给了家庭娱乐市场一个不小的冲击。
E-350可以说是Brazos APU的典范,超低的功耗、硬件高清解码、ITX板型、被动散热以及低廉的价格等,都让许多家庭的液晶电视旁边都多了这么一个“小盒子”。在笔者看来,这样一个廉价的家庭娱乐解决方案让AMD看到了APU产品的曙光。大家当时都在批评E-350的“孱弱”性能,但是如果仔细想想,一款能够看高清视频、浏览网页、也能应付休闲类游戏的廉价平台,你还能有其他什么奢求么?
Brazos APU的出现完全抢了Intel Atom平台的风头,也让AMD尝到了甜头。AMD也发现了APU在家庭用户中的需求。于是我们在之后又看到了更“凶猛”的APU平台,那就是Llano APU。
Llano APU也是AMD面向主流市场的杀手锏之一,而笔者在第一次看到A75+A8-3850这样的平台时也是为之震惊,一套看似简单的整合平台,竟然拥有如此出色的图形性能,这不光是让Intel的核芯显卡黯然失色,同时也封杀了一批入门级独立显卡,当然其中也有AMD的独立显卡产品。在那时许多人都认为AMD不是在“自残”么,但是事实不是如此。
Dual Graphics技术让Llano APU如虎添翼
AMD这次做了一个明智之举,它在Llano APU平台中加入了Dual Graphic这个技术,该技术可以让APU的独显核心与AMD自家的独立显卡进行混合交火,从而让平台今后的升级更加平滑。相对于Intel的Z68的Lucid Virtu方案,这种方案明显更加实用。再加上A75原生SATA 6Gbps以及USB3.0的支持,并且在众多A75都降到500元以内这个价位,这也让Llano APU一经上市就遭到了主流用户疯狂的追捧。
但是这个时候AMD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全球供货紧张,这导致在A75/A55主板现身市场的时候APU处理器却迟迟不能跟上。导致消费者的关注度持续下降,这也是APU之所以在国内并没有受到与国外市场一样的追捧的原因之一。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APU的确是一款非常有心意的产品,因为它让笔者了解到,整合平台也能够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玩一些游戏大作。虽然他的功耗还是不够低,计算能力并不出众,过度依赖高频内存,但是你仍然不能否认下一代APU将会成为AMD迎战Intel的得力武器之一。
除了APU,AMD还是在继续“传统”芯片组的更新,全新的990FX芯片组被AMD寄予了厚望,并且在国内被人们亲切地称作“推土机”。AMD也是希望990FX能够推到Intel的全部产品,为了明确推土机的定位,AMD再次将尘封已久的FX系列搬上了历史的舞台。不成功便成仁,这也许是描述“推土机”当时状况最恰当的语句了。
性能级市场是推土机需要占领的目标
但是FX处理器一再的跳票再一次让AMD处在被动的位置,而实际性能也是并不尽如人意。从笔者的角度来看,推土机的其实并不应该去对抗Intel的顶级产品,而是去挑战Intel的次顶级产品,从测试成绩上看,也的确如此。多核心并没有为推土机带来性能的优势,反倒是设计方式的错误让新FX系列处理器原本合理的架构并不能够发挥应有的性能,也可以说是AMD今年产品最大的失误。
也许AMD今年过的并不开心,但是我们还是看到AMD积极的一面,有了AMD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够看到像APU这样出色的理念设计。笔者虽然为AMD推土机的出师不利深感惋惜,但是今天的一次失败将会成为AMD今后发展的珍贵经验,从而能够让AMD能够更加坚定地向前迈进,这也是我们每个玩家都愿意看到的情况。
【后记】:
回想完这些2011年给我们印象深刻的产品,笔者并没有感到任何的失望或者惊喜,更多的是向给予我们最好的产品的众厂商道一声感谢。产品虽然有性能高低之分,但是厂商倾尽所能为用户做出最好的产品是我们都能够看到的。不管是Z68还是A75,亦或是推土机和X79,每一款主板产品都是众多工程师努力地结晶,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对这些厂商以及相关产品的感激之情。
没有这些产品,DIY硬件也不能如此蓬勃发展;没有厂商之间,以及产品之间的竞争,我们也就不会得到如此出色的产品。笔者在这里要向所有主板厂商道一声感谢:感谢你们能够为主板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2011年主流主板产品的回顾以及总结,如有不当,尽情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 相关阅读:
- ·四核整合板 铭瑄N3150京东售价498元
//mb.zol.com.cn/559/5594392.html - ·下单送内存 华硕Z170-A京东售价1199元
//mb.zol.com.cn/560/5600186.html - ·入门APU大板 七彩虹战斧A88AK售479元
//mb.zol.com.cn/560/5600727.html - ·任天堂国内首发2DS 日本网友期待已久
//mb.zol.com.cn/560/5601028.html - ·高颜值高性能 iGameZ170烈焰战神G解析
//mb.zol.com.cn/560/560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