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主板 > 新闻 > 小言论 > DIY老男孩感叹:下一个十年我们玩什么

DIY老男孩感叹:下一个十年我们玩什么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向中 责任编辑:向中 【原创】 2011年03月29日 06:29 评论
产品:P67A-GD80-H(B3)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那一年&这一年 DIY VS移动互联网

  那一年,CPU主频没有1GHz;双核处理器还在火星上;

  那一年,有128MB内存被称为奢侈,主流硬盘容量更是不到10GB;

  那一年,主板还没有集成声网卡,3D显示卡还来自3dfx;

  那一年,12X光驱卖到上千元,17吋球型CRT敢卖5000块;

  那一年,上网要用Modem,移动存储还是1.44MB的软碟……

  这一年,CPU主频默认3GHz,处理器核心已经有了六个;

  这一年,4GB内存只是入门,1TB硬盘不足400元;

  这一年,主板还达到了军规标准,3D显示卡被称为GPU;

  这一年,蓝光光驱不到500元,显示器要玩多屏输出;

  这一年,3G上网可以随时随地,移动存储动辄数百GB;

  这一年,iPhone4再一次,改变一切;9.7吋屏幕风靡后,各种Pad满天飞……


DIY老男孩感叹:下一个十年我们玩什么

● 那一年&这一年 DIY VS移动互联网

  2011年初,有行业领袖说,Wintel联盟已被打破,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今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将大行其道。从摩根士丹利给出的数据上来看,2010年,传统PC(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约3.5亿台;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经超过2.5亿部,iPad出货量1500万台,占平板电脑90%份额,即平板电脑2010年出货约1650万-1700万台。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摩根士丹利预测,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在2012年超越PC

  虽然摩根士丹利分析称要到2012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才会超过PC,但如果将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共同归结为移动互联网终端,那么在今年,它们的总出货量将超过PC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年几乎所有的从业者,都将目光集中在了智能手机和各种Pad上面,传统的DIY,只剩下那些执着的人还在默默坚持。

  但其实,DIY从业者完全不用那么悲观。就以摩根士丹利的这张数据表格来看,Desktop(包括品牌机和传统DIY台式机)的出货量走势,大概从2007年起开始下滑,在2009年处于波谷,但从2010年开始又缓慢上扬,也就是说,传统DIY产业虽然不再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但未来几年还是会有小幅增长的。

  虽然接触DIY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年,但笔者还算得上是一个DIY老男孩,纵观DIY发展的这十几年,我一些感慨整合成了本文开头的一小段文字。总体而言,DIY的这十几年,性能(Performance)一直是所有从业者关注的焦点。而当性能已经到了一个足够用的阶段后,行业又进入了一个不断升级用料的时代。那么当用料已经到极致后,下一个时代又要靠什么来延续呢?笔者仅以一个媒体从业者的角度来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产品:P67A-GD80-H(B3)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永恒的焦点 赛扬300A开启DIY性能时代

● 永恒的焦点 赛扬300A开启DIY性能时代

  还记得最初接触到DIY,大家谈论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超频”。超频是什么?就是将原本运行在某个频率的CPU内存显卡或其它设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之运行在比默认更高的频率。比如一颗3.0GHz的CPU,通过用户的调整,将其运行在4.0GHz,这就称之为超频。

  超频被DIY所关注,笔者认为是从1998年赛扬300A这颗传奇的处理器开始的。当年的800元级别低端CPU,默认频率仅300MHz,在经过一些简单的设置后可以超频到450MHz,别小看这50%的频率提升,450MHz的赛扬300A,在性能上可以挑战4000多元的奔腾II处理器,正是因为可以通过超频免费大幅度提升性能,DIY开始风靡起来,人们开始谈论我的电脑性能有多好多好,跑某某软件能够跑多少分。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赛扬300A开启了DIY的性能时代

  也就是接下来的这十几年,DIY进入了性能时代,我们来看看几条核心硬件产品线相关厂商的争夺之路:

  CPU厂商在主频上竞争,从迈入1GHz的争夺,到奔腾4止步于3.8GHz;从“我为双核狂”,到四核,再到六核卖到1200元低价,十几年来,摩尔定律让CPU的性能每18个月提升一倍;

  主板厂商在超频能力上展开竞争。从最早的跳线超频,到BIOS调节,到后来的诸如1秒超频的设计,每一次新的芯片组发布,总少不了各大主板厂商邀请极限玩家刷新各种世界纪录来彰显产品实力。话说回来,超频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提升PC的性能;

  显卡芯片厂商不断在一颗核心上塞入更多晶体管。不管是现在的NVIDIA还是AMD(ATI)相关产品,用户在它们新产品推出后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能不能流畅运行高级的3D游戏。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今图形显示芯片霸主NVIDIA老板黄仁勋才放出了“每6个月,显卡芯片的性能提升1倍”的黄氏定律来彰显自己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即便是被认为性能提升最慢的硬盘 也因为SSD的出现有了飞跃

  至于硬盘,有人说它的性能十几年没有变化,但笔者想说的是随着NAND Flash颗粒制造成本的不断下滑,高性能的固态硬盘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可见,即便是被公认为最大瓶颈的DIY零组件硬盘,也因为SSD的出现,大大提升了性能。

  凡事有个度,十几年时间,当四核、六核已经普及,当一系列曾经看似高端的应用在一台主流PC上都能够满足的时候,用户对性能的关注已不如此前般强烈。于是乎,下游板卡厂商将DIY推向堆料时代。

产品:P67A-GD80-H(B3)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21世纪第一个十年 DIY进入堆料时代

● 21世纪第一个十年 DIY进入堆料时代

  记得在nForce4这个相当经典的芯片组时代,有一家很有个性的主板厂商叫DFI,为了纪念自己的20周年,DFI推出了一款叫做Venus的主板。Venus之所以被很多DIY用户记住,不是因为它的超频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它的用料。这是全球第一款用全固态电容打造的主板,也正是因为它的出现,板卡厂商的竞争,DIY走进了堆料时代。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如今无论是主板还是显卡 没几颗固态电容根本卖不出去

  在那个年代,由于厂商、媒体反复的教育,就算是DIY菜鸟也知道在购买主板或显卡的时候要看看上面有没有固态电容,如果有,这款产品不管什么牌子,肯定品质还靠得住,反之,这款产品就是“垃圾”,不能买。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微星甚至将DIY用料提升到军规时代

  后来,板卡的用料战争从固态电容升级到钽电容,甚至还延伸到电感、MOSFET。2009年,一线板卡品牌微星甚至提出了军规组件的概念,将原本用于航空航天和其它军事领域的电子元器件用于民用板卡上,以高稳定性、超长寿命和高静音来重新定义板卡产品用料的新标准,随着英特尔6系列主板芯片组的发布,微星军规也升级到第二代:包括超级铁素体电感,电流量提升30%,钽电容以及长达10年寿命的日系固态电容。用料到了这种程度,基本上产品在正常的使用周期里不会因为这些元器件出现问题导致PC不稳定了。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DIY开始卖铜、卖银,甚至卖金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供电相数成几何式增长

  基本上也是在差不多的时候,技嘉主板也陆续提出了超耐久、两倍铜等概念,同样在产品用料上不断升级。不仅如此,PCB镀银、接插件镀金、供电相数几何式增长也成为DIY厂商宣传推广的要点。在技术创新和应用逐渐已经很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时候,DIY进入了堆料时代,“用料决定价值”成为衡量DIY产品好与坏的标准。

  话说回来,不断升级的用料,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证不断提高的性能能够长期稳定,因此性能和堆料二者同样又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当性能和堆料已经到极致的了,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产品:P67A-GD80-H(B3)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下一个十年:如何把夕阳变朝阳?

● 下一个十年:如何把夕阳变朝阳?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DIY走的是性能路线,21世纪第一个十年,DIY走的是堆料路线,那么下一个十年,DIY将是一条什么路,如何把这个被称之为夕阳的产业变成朝阳?笔者认为,应该针对用户实际应用,增强产品的应用体验,进一步细分市场。原因如下:

1、现有PC的性能基本是建立在满足操作系统及主流应用软件的基础上的。在操作系统和软件没有实质性升级之前,对主流PC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之前,继续盲目的提升性能对实际应用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2、在民用产品的用料都已达到类似军规这样的标准后,继续强化产品用料并不能带给用户更多的价值,继续在用料上取的突破显然只是无谓的产品提升成本而已;

3、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赢得用户的法宝正是因为良好的体验和对消费市场的细分,而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并不是万能的,传统DIY台式机笔记本的存在恰好弥补了用户无法用它们做到的事。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这样的高端应用 正是DIY未来的大趋势

4、大型3D游戏、高清、多联屏应用、超高分辨率数码照片和视频的处理恰恰是DIY台式机的强项,针对这些高端和个性化应用设计和开发产品将是DIY区别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传统笔记本的蹊径。

  其实我们欣喜的看到,现有的一些DIY厂商,在2011年之初就已经开始有所变化。这里以华硕技嘉微星华擎为首的台系主板厂商表现尤为明显: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华硕针对高清用户打造的MiniMAX系列APU主板(左)
华硕针对特殊应用环境打造的TUF系列主板(右)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微星针对多屏输出打造的BigBang Marshall主板(左)
华擎针对FSP游戏高端游戏玩家打造的Fatal1ty主板(右)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DIY十年感慨:性能和堆料后还有什么?
技嘉针对顶级游戏玩家定做的G1.Killer系列(左)
技嘉针对顶级超频玩家定做的Orange系列(右)

  此外,NVIDIA近年来也将与通用计算相关的一些应用加入到GPU中来,利用GPU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满足诸如视频编码、转码、科学计算等应用,GPU已经不仅仅是图形处理器,它已成为许多应用程序均可使用的通用并行处理器。

  虽然目前将市场细分到如此地步的DIY厂商还不多,但可以看到从2011年起,这将是一个大趋势,由几大一线品牌和上游共同主导的DIY第三次革命将从用户角度出发,用DIY继续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娱乐带来方便。由此,我们也可以预见21世纪第二个十年,DIY用户讨论的焦点,将会是各式各样的个性化应用,而不再是我某某软件跑了多少分,我主板上有几颗固态电容。

  2011年,狼来了,移动互联网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席卷产业……

  这一年,DIY呼唤蜕变,我们从用户角度出发,把夕阳变成朝阳……

查看本文作者 向中 的其他文章>>
相关搜索:行业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Intel  computex  影驰显卡  
视觉焦点
微星 P67A-GD80-H(B3)
    主板新闻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主板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