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OMBO这个单词最早出现在PC硬件领域应该是三星公司的杰作。1999年底,当时光存储产品在主流技术上形成了两个分支--满足数据存储需求的CD-RW刻录机和满足大容量数据载体要求的DVD光驱。
为了满足同时需要满足这两项需求的用户们,以技术领先著称的全球第一大光驱厂商三星电子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代被成为全能光驱的COMBO。
时过境迁,当Inter在CPU接口的发展方式上出现分支,也许称为发展趋势更合适的时候。华擎开创性的推出了一款既兼容当前主流的SOCKET478又兼顾未来LGA775接口的“混合形”主板——华擎P4 COMBO。
看来玩COMBO再也不是光存储的专利了,主板厂商们也准备跃跃欲试,潇洒走一回了。
华擎P4 COMBO
P4 COMBO依然采取了技术成熟的Intel848P+ICH5芯片组,不知道在光存储上大放光彩的COMBO技术“移植”到主板上也能作到一鸣惊人和得到市场的认可,毕竟,市场是检验策略的唯一标准。
P4 COMBO基于Intel848P/ICH5芯片组,支持800MHz的前端总线,支持DDR400。整体做工依然有着华擎一贯的风范,各处的蛇形走线都比较爽朗。标准的ATX板形结构,2个CPU插槽、4条PCI插槽一条支持AGP8X的显卡插槽和2条最高可以支持2GB的DDR内存容量的DIMM插槽,扩展性能一般。由于采用了两个CPU插槽的设计,与通常的板型比起来,南北桥芯片位置有些不同,北桥芯片被设计在SOCKET478 CPU插槽的附近,同时,DIMM也被设计在PCI插槽之间。
P4 COMBO核心:SOCKET478插槽和LGA775插槽双CPU插槽设计。支持800FSB Prescott 的SOCKET 478接口和LGA775接 口的P4处理器。用户可以选择P4 COMBO来搭配现在主流的P4或者赛扬处理器,等到想换成LGA775接口的处理器的时候, 要做的只是简单的更换CPU即可。
采用Prescott核心的SOCKET478 奔4和LGA775接口奔4对照表 | ||
名称 |
LGA775 |
m-PGA478 |
针脚 | Socket T | Socket 478 |
二级缓存 | 1M/2M | 1M |
工艺 | 0.09微米 | 0.09微米 |
FSB | 533/800/1066Mhz | 533/800Mhz |
频率 | 2.8G起跳 | 最高3.4G |
虽然华擎的定位在低端市场,但其做工一向不错。CPU供电采取三相的供电方式,北桥芯片上也覆盖了一块大的散热片。由于其独特的双CPU设计,整个CPU供电模块比较分散,几乎占据了PCB的满满的一侧,同时,在CPU插槽附近拥有大量的类似跳线的元件,看来是用于用户采取不同CPU的时候供电系统的切换。不过要是用户来自行切换这些跳线,真的是一件比较麻烦和头疼的事情。主板默认使用Socket478接口的CPU,要是想换成LGA775的CPU,就要把主板上的L1-L27的组跳线从2、3的位置变为1、2。看来,P4 COMBO并没有继承到COMBO光驱的易用性,这样浩大的“跳线工程”,相信很少DIY玩家接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