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主板 > 评测 > 技巧应用 > "硬菜"缠斗"馅饼" AMD开核新"菜"该买吗

"硬菜"缠斗"馅饼" AMD开核新"菜"该买吗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卜玄奕 责任编辑:向中 【原创】 2010年09月09日 06:15 评论
产品:880GM-E41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竟有第二波 AMD开核"硬菜"端上桌

    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既然FX-5000是公认的一代神U,“出身”什么的也就不很重要了,开核5000+785G(尤其是E45和US2H),这个09年底最红的“超人气廉价组合”,从中关村,从淘宝,从B2C商城,从全国各地的卖场进入了千家万户,AMD送出的馅饼令许多希望少花钱多办事的朋友付出不多就“直奔小康”,实在爽快。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开核事件“原由”的AMD所送出的速龙 X2 5000只不过是盘餐前甜点,大约一年之后的今天,一道香喷喷的“硬菜”又被AMD端上了桌---AM3接口,DDR3内存控制器,2.8GHz默认频率,完整破解4核心与6MB三级缓存……速龙II X2 220,一款新的,可以搭配主流880G/890GX主板使用的,上市价仅仅399元的“第二代开核神U”,璀璨登场。


"硬菜"缠斗"馅饼" AMD开核新"菜"该买吗

★AMD 速龙II X2 220到底强在哪?

①更高的默认主频

    2.2GHz~2.8GHz,0.6GHz的默频差距不仅代表了更好的默认性能,更为不会,不喜超频的朋友带来了福音,超频所带来的不稳定/高电压/板U发热量大等问题统统不必考虑。

②新插口/内存控制器

    AM3 CPU插口和DDR3内存控制器令速龙II X2 220可以搭配主流芯片组(880G/890GX)主板使用,再也不用拘泥于老旧的DDR2内存和AM2+插口产品,选择范围更广,同时还可获得更优秀的GPU性能。

③完美破解

    传统开核步骤,完美打开被屏蔽的2个额外核心与6M三级缓存,低端双核变身高端弈龙II X4 920,无需超频即刻斩获千元级性能。

④售价低廉

    399元的初始售价与速龙 X2 5000的上市价相仿,但选择速龙II X2 220您还需要“默电包超3G”的“超值加价服务”吗?

*注: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速龙II X2 220的市售价已经被炒高,现售价约为430元


★导读:新老廉价开核组合性能相差几何?

    本文将通过两款整机性能测试软件,7款单项或多项测试软件和6款游戏或游戏Benchmark程序的测试结果详细对比新老两代廉价开核组合的性能差距,让您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这套新平台的实力。该不该升级?值不值得买?阅文一遍,答案自现。

①前菜:新开核速配 "板方"后继有人?

②佐酒:2+7+6 15项细致测试都包括啥?

③小食:两平台PK CPU/GPU参数有何不同?

④硬菜一:全面领先的背后 GPU性能提高不大

⑤硬菜二:开核220给力 强大优势一扫GPU阴霾

⑥硬菜三:配DDR3 廉价开核终于结缘主流内存

⑦硬菜四:软件测试收尾 硬盘速度不受影响

⑧点心:平均6帧 新平台游戏速度提升有限

⑨汤:可应付网游 开核新势力是否值得买

产品:880GM-E41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新开核速配 "板方"后继有人?(1)

●新开核速配 "板方"后继有人?(1)

    微星785GTM-E45是开核5000时代的明星主板之一,卖得很火的“包超3G套装”一般搭配的都是这款产品或US2H。499元的合理售价,出众的卖相,齐全的接口,还有正好适合搭配开核5000使用的DDR2内存插槽和SB710南桥,它简直就是为开核而生的。

    而如今,这款经典产品也终于有了继任者,那就是微星880GM-E41。作为最适合搭配新一代开核神U---速龙II X2 220的微星主板880GM-E41在继承785GTM-E45衣钵的同时进行了多方面的升级,而其与785GTM-E45仅仅100元的差价进一步证明,新廉价开核时代,来了。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微星785GTM-E45(左)/ 微星880GM-E41(右)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微星785GTM-E45(左)/ 微星880GM-E41(右)

    从包装及外观上来看,微星880GM-E41与785GTM-E45的风格非常相近,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880GM-E41升级至了军规做工,采用低温无噪电感和全固态电容,产品的稳定性和开核后的超频能力得到了更高的保障。

☆注:下文中,左图为微星785GTM-E45照片,右图为微星880GM-E41照片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CPU供电部分

    这两款主板都采用了4相供电设计,但880GM-E41以在电感外添加特殊涂层的方式增强了电感的散热效率,保证了产品长时间持续供电的稳定性。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内存插槽

    与老产品785GTM-E45相比,微星880GM-E41拥有4条DDR3内存插槽,容量扩充能力更强,同时也更适合搭配内置了DDR3内存控制器的AMD 速龙II X2 220处理器使用。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磁盘接口

    微星785GTM-E45的磁盘接口都为扭转式设计,虽然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与超长显卡相互影响,但也会造成部分用户使用不便,880GM-E41修改了其中两个接口的朝向,令主板可以满足多种用户的需求。

产品:880GM-E41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新开核速配 "板方"后继有人?(2)

●新开核速配 "板方"后继有人?(2)

    两款产品PCI扩展部分的区别并不大,只不过880GM-E41将原先的1条PCI插槽更换为了PCI-E 1X插槽,使用者在插接某些扩展卡的时候会更方便一些。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PCI扩展部分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易超频开关

    微星的招牌技术之一---易超频开关在880GM-E41上得到了保留,而且被放在了比较容易操作的位置上,此项细心的改进值得肯定。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音频芯片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网络芯片

    微星880GM-E41更换了在785GTM-E45上使用的音频及网络芯片,板载了VIA VT1828S音频芯片和千兆网络芯片,规格较高。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I/O接口

    值得注意的是,微星880GM-E41并未在背板上提供DVI视频输出接口,而是额外提供了1个HDMI转DVI转接头,并添加了一个COM口,笔者认为,还是785GTM-E45的接口配置比较适合普通用户使用,毕竟COM口一般人很难用到。


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价格比一代经典785GTM-E45高出100元,但基于更先进的880G+SB710芯片组设计的微星880GM-E41拥有全固态电容,4条DDR3内存插槽,低温无噪电感,设计合理的磁盘接口等多项优势,不论是稳定性,扩展能力还是性能都比老产品高出一截,100元的差价完全可以接受,看来搭配速龙II X2 220处理器组成新一代开核平台,非它莫属。

产品:880GM-E41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2+7+6 15项细致测试都包括啥?

●2+7+6 15项细致测试都包括啥?

    为了全面了解两代开核平台在性能上的差距,我们共选用了两款整机测试软件(PCMark Vantage,3DMark Vantage)和7款单项或多项测试软件(Super PI,wPrime,Fritz Chess Benchmark,CineBench R11.5,Everest Cache & Memory Benchmark,VocaloMark,HD Tune)以及6款游戏或游戏的Benchmark程序(街霸4 Benchmark,鬼泣4 Benchmark,最终幻想14 Benchmark,龙之谷 单机试玩版,使命召唤6,星际争霸2 Beta)来做测试,所有数据均在默认状态下采集(CPU/GPU默频,且除打开ACC选项外不更改任何BIOS设置)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产品:880GM-E41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两平台PK CPU/GPU参数有何不同?

●两平台PK CPU/GPU参数有何不同?

    从CPU-Z截图中可以看到,开核后的速龙 X2 5000与开核后的速龙II X2 220的多数参数均相同,仅主频有比较大的差距(0.6GHz),此时,配合后者使用的DDR3 1333内存默认运行在1066MHz下。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AMD 速龙 X2 5000开核后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AMD 速龙II X2 220开核后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整合的HD4200显示核心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整合的HD4250显示核心

    对比GPU-Z识别的图形核心信息可知,Radeon HD4250相对于HD4200在默认频率,Pixel Fillrate等项目上存在一些优势,这些不算明显的参数提高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呢?【到下一页看个究竟吧!

产品:880GM-E41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全面领先的背后 GPU性能提高不大

●全面领先的背后 GPU性能提高不大

    通过PCMark Vantage测试,我们可以从7个方面(HDD,Productivity,Communications,Music,Gaming,TV & Movies,Memory)来对比两套开核平台的实力,并参考PCMark Score总分计算出新平台在整体性能上的提升幅度。

★PCMark Vantage-衡量PC综合性能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PCMark Vantage成绩 PCMark Score:5099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PCMark Vantage成绩 PCMark Score:5539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表格分析:

    测试结果显示,开核速龙II X2 220(弈龙II X4 920)与880G组成的“新一代开核平台”在各个分项上的优势都比较明显(不受其他配件影响的硬盘除外),总分领先开核速龙 X2 5000(FX-5000)与785G组成的老开核平台8.6%之多。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两平台最主要的分数差距并未集中在比较重要的Gaming等分项上,这也说明新开核平台的图形性能提升幅度不是很大,这一结论在下面的3DMark Vantage测试中也得到了验证。

☆3DMark Vantage-综合性基准测试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3DMark Vantage成绩 3DMark Score:E2268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3DMark Vantage成绩 3DMark Score:E2637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表格分析:

    在CPU分项中,新开核平台的领先幅度达26%,0.6GHz的主频差创造了可观的性能,但反观GPU Score,15.6%的提升说不上微小,但也远谈不上“大幅提高”,而对整合平台来说,GPU性能却恰恰又是最重要的。

产品:880GM-E41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开核220给力 强大优势一扫GPU阴霾

●开核220给力 强大优势一扫GPU阴霾

    除此之外,Super PI,wPrime与Fritz Chess Benchmark三款软件也向我们展示了两颗CPU开核后在默认主频下的性能差距,得益于较高的主频,开核速龙II X2 220再次轻松取胜。

☆Super PI-检测CPU稳定性及计算能力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Super PI 1M时间 31.169s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Super PI 1M时间 24.508s

★wPrime Benchmark-多线程质数运算测试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wPrime时间 32M:18.264s/1024M:576.888s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wPrime时间 32M:14.46s/1024M:453.492s

★Fritz Chess Benchmark-通过步法计算评估CPU性能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Fritz Chess Benchmark 对比倍数:11.24/每秒千步:5394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Fritz Chess Benchmark 对比倍数:14.28/每秒千步:6853

☆数据分析:

    新开核平台Super PI,wPrime与Fritz Chess Benchmark三款软件的测试结果分别领先老开核组合6.61s,3.804s/123.396s3.04倍/1459,可见相对于GPU方面并不出众的提升,新CPU的表现非常令人满意。

产品:880GM-E41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配DDR3 廉价开核终于结缘主流内存

●配DDR3 廉价开核终于结缘主流内存

    当然,HD4250也并非毫无亮点。在CineBench R11.5测试中,新平台的OpenGL单项成绩(主要由GPU决定)领先HD4200 0.59fps,幅度达15%以上,这对整合平台来说已经很不容易。

☆CineBench R11.5-CPU显卡OpenGL性能测试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CineBench R11.5 OpenGL:3.84fps/CPU:2.41fps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CineBench R11.5 OpenGL:4.43fps/CPU:3.07fps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Everest Cache & Memory Benchmark-内存性能测试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Everest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Read:5963MB/s Write:5230MB/s Copy:7168MB/s Latency:68.2ns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Everest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Read:7225MB/s Write:6416MB/s Copy:8595MB/s Latency:60.6ns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表格分析:

    CPU与GPU之外,内存性能也是新开核平台的看点之一,从上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到,DDR3内存的Everest Cache & Memory Benchmark测试数据完全超越了老态龙钟的DDR2内存,超廉价开核与DDR3内存不可兼得的时代结束了。

产品:880GM-E41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软件测试收尾 硬盘速度不受影响

●软件测试收尾 硬盘速度不受影响

    另外,我们还使用了VocaloMark来量化新老两代开核平台的GPU性能,并通过HD Tune验证硬盘的读取写入速度与CPU主板芯片组的改变是否有关。

★VocaloMark-具有针对性的GPU性能检测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VocaloMark 3047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VocaloMark 3650

☆HD Tune-硬盘性能专业测试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HD Tune 最低:54.5MB/s 最高:118.3MB/s 平均:94.5MB/s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HD Tune 最低:54.5MB/s 最高:118.3MB/s 平均:95.0MB/s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表格分析:

    测试发现,在VocaloMark测试中,HD4250与HD4200存在着603点的差距,而独立显卡的得分通常在都在10000点以上,该结果再次证明两套开核平台的GPU性能差距较小。而HD Tune所测得的数据非常相近也说明,硬盘的读取及写入速度基本不受CPU或主板芯片组的影响。

产品:880GM-E41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平均6帧 新平台游戏速度提升有限

●平均6帧 新平台游戏速度提升有限

    那么用新一代开核平台玩游戏到底靠不靠谱呢?虽然上文中所测得的GPU数据不算乐观,但笔者还是决定通过6款游戏或游戏的Benchmark程序来试一试开核速龙II X2 220+880G的游戏威力如何。

★街霸4 Benchmark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街霸4 Benchmark RANK:D Average FPS:36.50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街霸4 Benchmark RANK:C Average FPS:43.99

    更换新平台后,街霸4的评价等级从D上升到了C,平均游戏帧数也有了7.49fps的提升,虽然离完全流畅进行游戏还有相当的距离,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鬼泣4 Benchmark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鬼泣4 Benchmark RANK:D Average FPS:22.39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鬼泣4 Benchmark RANK:D Average FPS:27.1

    与街霸4 Benchmark所得到的结果相似,开核220+880G玩起鬼泣4也会比开核5000+785G的组合快一些,但提高4.71fps显然也是杯水车薪。

★最终幻想14 Benchmark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最终幻想14 Benchmark Score:305 Load Time:34834ms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最终幻想14 Benchmark Score:352 Load Time:30711ms

    用整合平台来跑最终幻想14 Benchmark只为观察分数差距,意料之中的,两套装备的总得分都惨不忍睹,47分的差距也只能用微乎其微来形容。

产品:880GM-E41 微星 主板 回到顶部阅读

可应付网游 开核新势力是否值得买

●可应付网游 开核新势力是否值得买

    网游的情况则要好上很多,在低画质低分辨率下,老开核平台就可以流畅游玩龙之谷,而使用新开核平台进行游戏时,掉帧的现象也基本消失了,游戏一直保持在满速状态,开中等画质也不会感到太明显的拖慢。

★龙之谷(单机试玩版)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龙之谷(单机试玩版)FPS:60/51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龙之谷(单机试玩版)FPS:60/60

☆使命召唤6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使命召唤6 FPS:20/21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使命召唤6 FPS:30/26

    同样,使命召唤6的游戏帧数也有约7.5fps的提高,此结果与前面所测试游戏的情况相似。

★星际争霸2(Beta)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785G+开核5000 星际争霸2(Beta)FPS:23/21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880G+开核220 星际争霸2(Beta)FPS:32/24

    使用新开核平台游玩星际争霸2 Beta时,游戏的最高帧数有比较明显的提升,但在同屏单位较多时,速度仍会降到较低的水平,实际效果不明显。

新老两代开核平台对比

☆表格分析:

    综合以上6款游戏或游戏Benchmark程序的测试结果来分析,开核220+880G的组合在游戏速度方面并没有实现“飞跃”,虽然成绩相对老平台有一些提高,但仍难以流畅游玩大型单机游戏。


●后记:该不该换?值不值得买?

    已经在用开核5000+785G平台的朋友该不该大换血升级至开核220+880G呢?答案是否定的。从上文中测得的数据来看,新开核平台相对于“前辈”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突出的性能优势,实际使用起来差别不大,更换平台所需的资金虽不多,但并未创造出对等的价值。

    那么对近期正好有低预算攒机或更换平台计划的消费者来说,开核220+880G所组成的新开核平台是否值得购买呢?当然。399元的CPU+599元的主板(以微星880GM-E41为例),仅需花费1000元即可获得极具性价比的超高性能,而且还可以使用DDR3内存,与此同时,主流的880G产品还为我们留下了不错的升级空间。

    *结论:开核速龙II X2 220+880G,不该换,值得买。

查看本文作者 卜玄奕 的其他文章>>
相关搜索:超频改造 IGP Intel眼神i3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Intel  computex  影驰显卡  
视觉焦点
微星 880GM-E41
主板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主板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