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7页)
2008年,主板集成网卡曾出现过一次软硬网卡风波。根据Intel的AC97规范,板载的网卡和声卡都可以分为两种:板载硬网(声)卡和板载软网(声卡)卡。
了解过计算机网络的朋友知道,OSI网络模型分为7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物理层由两部分组成,即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和传输器。常见的网卡芯片都是把MAC和PHY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但目前很多主板的南桥芯片已包含了以太网MAC控制功能,只是未提供物理层接口,因此,需外接PHY芯片以提供以太网的接入通道。这类PHY网络芯片就是俗称的“软网卡芯片”。
Realtek RTL8111DL千兆以太网卡
到了2009年,软百兆网卡已鲜有主板采用,取而代之的是千兆硬网卡。但千兆网卡对于用户真的有用吗?目前用户接入互联网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为传统ADSL方式,目前北京城区ADSL主流带宽为2Mbps,与千兆网卡的1000Mbps相差甚远;另一种方式为小区百兆网络共享方式,峰值速率也不过100Mbps,与千兆网卡的带宽仍有较大差距。
虽然千兆网卡对于普通用户实在没什么用处,但对于某些特殊用户(如无盘网吧用户)千兆网卡高带宽所带来的性能提升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千兆网络对网线的要求十分苛刻,五类和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很难满足千兆网络需求,因此建议采用超五类屏蔽双绞线或六类双绞线,具体标准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而定。
同质化指数:★★★★★
实用指数:★☆
笔者观点:从目前网络发展水平来看,千兆网络显然没有硬网卡更加实际,噱头成份较大,但对于无盘网吧用户的千兆网卡的帮助还是非常明显的。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