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区车公庙桥洞旁,竖立着两栋颇为低调的大楼——以研发制造计算机主板为主的顶星科技和以笔记本OEM为主的顶星数码。传说大楼的老板酷爱研究《毛泽东选集》,琢磨毛泽东思想,爽朗的笑声和不羁的豪言是他留给几乎每一家媒体的标志性印象。走过门庭若市的前台,穿过安静的办公区,留着一把山羊胡的武小波正坐在办公室微笑着跟我们打招呼。
顶星总裁 武小波
武小波,顶星总裁,1988年以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身份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年后,这位江苏扬州人步入IT行业,创立深圳顶星科技有限公司。1993年,武小波带领顶星自行研制并生产了中国大陆第一块网卡;1994年,顶星推出中国大陆第一款14.4X Modem;1998年,顶星进入主板市场,至2002年主板销量跃进国内前三;2003年,顶星凭借自有技术,历时2年科技攻关,推出了中国大陆第一台自主研发的笔记本电脑——顶星龙尊笔记本,实现了中国IT界笔记本电脑研发零的突破。
● 中国制造进入国际市场的两大困难
顶星从诞生之初就不断书写着一个个“第一”。中国大陆第一块网卡;中国大陆第一款14.4X Modem;中国大陆第一台自主研发的笔记本电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出身的武小波深知技术研发对一个公司的重要性,凭借着对技术和研发的严谨和创新,顶星的产品早已打入国际化市场。作为一家成立近20年的高科技企业,顶星多年来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史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缩影。在与老外近20年的合作中,武小波总结出,别人的认可以及产品品质的管控是当前中国制造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两大困难。
他说:“我刚刚做笔记本的时候,去海外推广,人家问我,你是台湾人吗?我说不是,他们又问你日本人吗?我说不是。人家觉得中国大陆人做笔记本是很奇怪的事情,我通过跟海外沟通了四年到五年,他们才慢慢的对我们公司有了认识和理解,现在说我品牌不错。”经过努力,顶星笔记本终于得到了国际客户的认可。
“产品如果进入欧美市场得非常的重视,因为盯的太紧,大陆在产品上做的设计和追求不是像台湾人那样的高,所以品质的还是一个问题。当然中国大陆的产品进入中东问题还是不大的。”对于产品的品质管控,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标准不一,武小波指出,欧美国家相对来说品控比较严格,而中东地区的市场对中国制造业来说就比较好进入。
认识并解决这两个最大困难后,顶星目前在欧美、东南亚、南美等地方都有不错的销量,武小波高兴地表示。他说,虽然08年底到09年全球都在喊经济危机,但顶星的海外订单还是非常多的,而09年整个电脑市场还是有望成长8%,所以市场并没有因为经济危机而萎缩。“我们的品牌、大陆产品的出口价格,这都是我们的优势。”在谈到大陆产品进军海外市场的困难时,武小波同时指出了两大核心优势。
● 顶星笔记本制造已跻身二线老大
2002年开始研发笔记本,2003年推出中国大陆第一台自主研发的笔记本电脑——顶星龙尊,顶星已经拥有8年的笔记本研发及生产制造经验。虽然从04-07年中常常遭遇质量、供应、交付等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经济危机等外界环境带来的影响,笔记本制造的业务比较难做,但武小波还是很自豪的表示,顶星笔记本制造现在看来已经成为二线的老大。
“做二线老大,能够盈利发展,三年以后怎样向一线进展,我们也在考虑”。很显然,武小波并不满足于二线老大的地位,早已开始为进军一线布局。他坦言,2002年、2003年跟顶星一起从DIY转到笔记本的厂商很多,但最后只有顶星坚持下来了,他觉得是总有客户支持着顶星,不断的给顶星订单,帮助顶星往下走。到今天,顶星科技和顶星数码的正式员工已经达到千人,研发和工程人员所占比例达到35%,可以看出顶星在研发上的重视和对品质的追求。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础,武小波才敢信心百倍的为进军一线布局。
● 上网本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
拥有8年的笔记本研发制造经验,对于新兴的上网本市场,顶星与国内同行的看法显然也是不同的。与个别品牌操盘手谈到上网本眉飞色舞不同,武小波显得非常平静。他表示,上网本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顶星也在尝试做上网本,但获利并不好,未来怎么做还在考虑。
有人预测09年上网本全球大约有2500-3000万台的需求,国内至少有200-300万台。但国内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个行业已经是无利可图了,有可能一台上网本只能挣5美金,付出和得到的不成正比。因此,顶星对于上网本,基本上是持观望的态度。
采访当天顶星数码总部随处可见各种笔记本模型,但我们却基本不见上网本的踪影,可见对于这块看似新鲜的市场,武小波的态度确实比较谨慎。
● DIY仍占一半营业额
2009年,全球笔记本出货量超过DIY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对此众多DIY业者感到悲观。而顶星当前恰好包含以主板为主的顶星科技和以笔记本OEM为主的顶星数码。武小波表示,虽然经济危机来了,虽然DIY在萎缩,但今年DIY仍然占了顶星一半的营业额,工控和OEM占另一半。
武小波说,顶星主板的业务,虽然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但是并不大。因为顶星科技一直在主板方面强调内功,对于渠道调整、人员建设和品牌提升也一直不留余力的在做,整个势头是好的。而顶星科技最主要的问题是很早就开始多元化除了自有品牌的主板外,顶星还有两个发展较快的小业务,一个是工控产品,另一个是国内的OEM,而这两块目前也已经开始创造效益。顶星已经改变了过去对DIY主板单一的依赖。
● 中国板卡业很有前景
2002年国内销量入围三甲的顶星主板在新产品的开发上也是不遗余力的。以09年的拳头产品Halo为例,该主板采用英特尔最新的P55主板芯片组,做工优良,设计独特,Halo直接将16GB固态硬盘做到了主板PCB上,在同类产品中出类拔萃,占领了本土DIY研发制高点。
顶星Halo主板——全球首款板载16GB固态硬盘的P55主板
“中国主板制造行业还是非常有前景的行业,这个前景来自于几点,有些人对大陆主板的认识觉得不太好,价格便宜。通过我们这几年的推广,我们的笔记本的品牌得到了认可,所以很多的客户也关心我们的主板,我们的主板应该是具备国际化的能力,初步具备品牌的形象。未来我们的主板将获得国际上的认可。我们做了比较好的目标,不但要把中国做好,我们也希望把我们的主板迈向全球,逐步的发展壮大。所以对主板,我非常的看好,这边的竞争会越来越弱,我们的竞争会越来越强。”对于主板,武小波的重视程度绝对不亚于笔记本。
武小波同时表示,主板市场同质化已经比较严重,顶星会先通过笔记本的差异化先行推广,09年笔记本会在欧洲和美国扎稳脚跟,随后就会跟进主板的布局。
“去年众多台湾板卡品牌在中国大陆退出了,但是这些企业对市场的影响不大。中国板卡厂商的发展,只要把市场好,公司的规模就会越来越大,而不是萎缩。对台湾的企业来说可能产业过剩了,所以他们必须关闭和重组,对大陆企业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的机会。我认为对我们中国制造厂商来说,最主要是通过我们高层的研发,把制造成本弥补掉,我们主要的矛盾是怎样国际化,尽量把规模最大化。”
访谈后记
从DIY板卡业转做笔记本系统是痛苦的,但成果却是喜人的。武小波所带领的顶星团队,通过8年抗战,已经由一个初生牛犊成长为笔记本制造的二线老大。我们可以看到武小波对进军一线的布局和决心,同时也能感受到顶星不安于单纯扮演OEM这个幕后英雄的无奈。武小波曾说,“20年后不打败IBM、TOSHIBA,我们顶星集体就都是狗屎”虽说很狂,但作为中国制造业走向国际的代表,武小波和顶星的这股精神却是中国制造业业者都必须敬佩的。
- 相关阅读:
- ·四核整合板 铭瑄N3150京东售价498元
//mb.zol.com.cn/559/5594392.html - ·下单送内存 华硕Z170-A京东售价1199元
//mb.zol.com.cn/560/5600186.html - ·入门APU大板 七彩虹战斧A88AK售479元
//mb.zol.com.cn/560/5600727.html - ·任天堂国内首发2DS 日本网友期待已久
//mb.zol.com.cn/560/5601028.html - ·高颜值高性能 iGameZ170烈焰战神G解析
//mb.zol.com.cn/560/560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