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海松大厦,先冠电子总部,门庭若市。连续多年作为唯一参加台北电脑展的大陆板卡品牌杰微,今年的重点转向了笔记本、上网本的研发和生产。得益于主机板代工所打下的基础,杰微自主研发的笔记本、上网本一经问世就订单不断。一身红白格子衬衣的郭旭辉微笑着向记者走来,在他的带领下,杰微代工主机板月销量早已突破600K,不过很显然这点成就不足挂齿,因为前台川流不息的人群更感兴趣的是杰微新兴的笔记本产品线。
深圳市先冠电子董事长 郭旭辉
郭旭辉,研究高分子材料出身,但却在1992年空手来到深圳,加入了“下海”大军,1994年郭旭辉开始创业,并从最初的三星、索尼的代理转向自主生产研发,3年后他的公司做出了大陆第一块自有品牌的显卡。1997年杰微上马主板,从最初的1000片稳扎稳打,发展为如今600K的月销量,不知不觉中早已跻身中国大陆主板第一生产制造商。
AC97声卡产生的转折点
15年创业路,一路走来给郭旭辉印象最深的事发生在2001年。这件事也是公司的转折点。
2001年杰微首次涉足生产,当时购买了一个AC97的声卡芯片,在这之前,杰微一直是做成品,买了这个芯片,就表示杰微从一个“倒货”的公司真正向一家自主生产研发的公司转型。虽然最后把这颗芯片做成成品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但郭旭辉当时的心情是极端复杂的。
“当时我买过来料的时候,感触比较深,我已经上了船了。自从买这个料开始,你就只准成功不许失败。不是把它买进来卖掉赚差价,而是买来要做出一个产品。”
“就好比说你是一家生产电视的工厂,要买一包电容回来,你就要想是否能生产合格的电视,我生产的电视是否能用,我的钱能不能收回来,这是一个企业的行为。这种心情很复杂。这件事情应该算是公司的转折点。”郭旭辉说到这里显然感慨颇多。
事实证明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没有当年的勇气,也不会完成公司的转型,而今天,似乎杰微又正在面临一个更大的转折,那就是从配件厂商向系统厂商的转型。
从主板到“主板+CPU”
08年底爆发的金融海啸波及全球,进入09年,行业内各大厂商纷纷紧缩银根,国际化公司裁员、降薪风波不断。年轻的郭旭辉没有随波逐流,虽说公司业务在08年底受到了一些影响,但随着经济的复苏杰微的产品早已呈现供不应求的景象。
“因为我们90%是内销,10%是外销,所以对我们公司的影响不是很大。我们公司第一没有裁员,第二还增加了5%的人员。”郭旭辉自信的说道。
“金融海啸最大的意义是在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做一个重新的洗牌,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实际在这次海啸过去之后,中国的整体实力都提升了很多,这个速度很快。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发展,这是一个你追我赶的速度,这次是人家在倒退,我们在前进,差距一下子拉的很近。”
在郭旭辉看来,金融危机对杰微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危机,而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郭旭辉表示,这次增加的5%的员工,主要是笔记本的工程人员和生产人员。很显然,在金融海啸来袭之际,郭旭辉正酝酿着公司的转型,他要将从一个零配件厂商,转向系统厂商。而且他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系统厂商。
从最初的1000片月销量,到600K每月的销量,杰微主板产销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跻身中国大陆第一。销量的提升带来的是更好的上游芯片资源,但是DIY品牌跟联想、HP、DELL等系统品牌得到的支持仍然不同,因为你只是帮助英特尔销售了主板芯片,更重要的CPU销售你无能为力。正因为如此,主板芯片得到更多资源的还是台系厂商。
郭旭辉表示,英特尔对杰微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但英特尔一向对芯片组这一块的重视力度都没有对系统重。因为英特尔的主要收入来源是CPU,所以以前在芯片组这方面主要与台系几大品牌和少数的大陆工厂合作。但一旦进入系统之后,英特尔的支持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了CPU。
“从主板到主板+CPU,成为系统厂商,英特尔的战略和策略就会不同”,“我们现在总量不是很大,所以不敢说会很好,但我们一定会向一个方向努力,资源会越来越好!”郭旭辉十分坚定的表示。
杰微做笔记本是盈利的 月销量要做100K
多年的主板自主研发和生产经验为杰微进军笔记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郭旭辉说,杰微做板卡这么多年,一直是盈利的,杰微进入笔记本领域,也是盈利的。因为笔记本最重要的还是主板、电子设计这一块,当然,结构和散热设计也很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现在也基本成熟了。
当然也有困难,郭旭辉说,做了这么长时间,设计和原材料的采购所出现的问题已经克服了,生产的细节问题有很多:系统组装细节、管控的细节、所有来料检验的细节都非常复杂,要做全程的监控。“一定要把笔记本做到让客人打开看之后挑不出问题,做得有条理。”
笔记本的原料采购、设计方案环环相扣,相对于其他拥有十几年笔记本生产制造的企业,杰微还是一个新手,如何保证产品的品质,避免错误的发生显然是重中之重,郭旭辉对此自然也是十分重视。他说,杰微对整体的组装管控非常严格,品质部分也有各种各样的测试,与小厂、山寨作坊不同,杰微的品质管控、来料管控和测试验证都要达到国际大厂的标准,确保产品的可靠。
针对笔记本移动、便携的特性,郭旭辉显然也有对症下药,他表示,“因为笔记本是移动设备,大家使用的环境也不一样,使用的地点和各种条件不一样,会有一些外力因素,对硬盘和外壳有一些人为的因素。这种我认为是正常的,台式机也会坏,笔记本如果是零星的问题,控制的好,量应该不会很大。”
正是由于深厚的设计制造功底、严格的品控、再加上类似与做主板初期类似稳扎稳打的战术,郭旭辉才有资本说杰微做笔记本式盈利的吧。
郭旭辉总是跟他合伙做生意的人说,“跟我做生意,赔了算我的,赚了钱大家一块分。”也正是因为有这股豪爽,杰微的主机板才有了600K每月的销量,并在行业内积累起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做笔记本后,杰微的订单量增长趋势也犹如主板般迅速,笔记本、上网本市场的火热催生了国内自有笔记本品牌的崛起,杰微的笔记本也是供不应求。
“主板的月销量是600K,这不是目标,而是目前的现状……”“笔记本我们希望做到100K一个月!”这是郭旭辉给自己定下的目标。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笔记本品牌对杰微的方案感兴趣,并且也有接触,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会进一步加深。
“我们的产品是基础是大家都认可的,产品推广,我们确实落后台湾一线大厂的生产能力,落后很多的。这部分的资源以前都不向大陆的企业开放,基本是封杀的状态。我们进入之后,我们第一是打通格局,第二从品牌上来看,一个品牌要起来一定要有一个机会。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如果现在茫然的直接跟台湾一线大厂或者是一线品牌拼,可能会非常的吃力,这是一个定理。一个品牌起来的时候,一定要在这个产品初期的时候,这时候才有机会。”郭旭辉从做主板的经验来分析笔记本当前的状况。
板卡的价值与系统根本没法比
华硕从配件厂商转向系统厂商,依靠的是笔记本;微星也在努力从一个配件品牌转向系统品牌,同样也是将重点放到笔记本。土生土长的杰微此时此刻同样瞄准了笔记本。作为PC领域成长速度最快的产品线,笔记本早已被IT业者视为最富饶的一座金矿,引发新一轮淘金热。
在郭旭辉看来,未来2-3年笔记本产销量仍将高速增长。他说,“笔记本越来越接近百姓的需求。它至少还会持续两三年的高速增长,会取代相当一部分的台式机份额。再往后走,包括办公用机、家庭用机都会使用笔记本,因为下一个换机潮到来之前,不是换台式机的主板和CPU,而是大换,全部升级为笔记本。”
“我们公司已经停止采购台式机,都采用笔记本。笔记本13、14、15吋已经够用了,性能表现和价位都非常的接近台式机了。”
从零组件厂商转到笔记本生产是很艰难的,生产线、研发人员都要换,同行大都选择从更简单的上网本做起,但郭旭辉不同,他表示,上网本只是笔记本的一个低端表现而已,我们现在做的是低端笔记本、或者说是低价笔记本。
“板卡只是一个零件,系统是主系统,价值没法比!”郭旭辉对转型笔记本决心十足。
网吧需求力挺DIY 板卡品牌5-10家最合理
作为台北电脑展的常客,杰微在主板设计和研发制造方面的实力是得到业界认可的。在笔记本销量迅猛增长的趋势下,DIY市场增长速度正在放缓。郭旭辉表示,今年主板方面本身就没有太多的芯片,除了Intel的P55、AMD的785G,其他主要的产品都是改版。技术没有太多的更新,意味着对市场的吸引力削弱,都是老的产品,大家都麻木了,但这并不表示DIY就已经走向末路。
“中国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全球70%以上的网吧。所以这部分市场还是很大的,而且这个市场升级,更新换代、新开张,各个地区的普及率是很大的。”郭旭辉将目光瞄向了网吧市场。
对于部分台系二线板卡品牌倒闭,国内板卡生存环境日趋恶劣,部分板卡品牌瞄准上网本和笔记本的现实,郭旭辉表示,主机板和显卡都属于配件品牌,但是笔记本的品牌会有很多。因为它也是重新洗牌没多久,洗牌过程中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大家都在往里挤,所有的跟笔记本不相关的品牌都在做笔记本,这是目前的状况。但是板卡的品牌就这么几家,5-10家是合理的。
杰微牢牢地抓住了中国市场
从1994年成立到如今的主板制造巨头、笔记本新秀,一路走来,杰微的发展似乎一直都非常顺利,到底是什么秘诀让郭旭辉和他的团队15年如一日的牢牢把握住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让公司盈利状况不断攀升呢?
“我们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优势是,祖国大陆的市场,人文和地理都比较融合,国内的品牌、国内的用户和广大的民众是融合在一起的,他们有什么需要、他们有什么做法。我们会更加的融合国内的需求,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我们的起步比台湾的大厂晚,最早的核心技术是台湾和美国大厂,我们起步本身就晚了,起步的实力和资金国家有所支持,我们是从零开始的,这个过程比较长。但是我们朝着这个分享发展,从90年改革开放之后,大陆的IT企业发展的都很相信,我相信早晚会有一天跟国际大厂平起平坐。”
“第二大优势,我们在广东这个地区,是生产的基地,也叫世界工厂。好处是我们的供应链非常成熟,我们的产业链很成熟,而且是熟练的工人也比较成熟,在这个环境下我们成长的非常快。如果我们这个企业弄到西北去,那会是另外的景象。因为珠三角也是最早成熟的电子加工区。”
“第三大优势,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展,重视研发的理念也很看中,以前很多的品牌都是拿来主义,你给我做一个东西,包一个盒子就卖,这种产品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市场不是很成熟的前期可以这样做。到后期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研发,就会受制于人。本身你的品牌的影响力和后续发展的实力会削弱。”
东南亚业务发展迅速
连续多年参加COMPUTEX,很显然杰微早已从大陆走向国际。对于海外市场,杰微的开发也是不遗余力的。郭旭辉表示,虽然受金融危机以及货币问题的影响,海外市场的表现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但杰微一直没有放弃,还在加大力度,当然也颇有一些成效。
“发展最快的东南亚,他们跟大陆的消费层次、文化、对产品的定位比较相似。所以我们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这些东南亚国家发展的非常好。”
“现在和我们合作的一家工厂在胡志明市的工业园落地,我们也会把部分的海外的工厂移到越南,越南的人工成本只有大陆的一般左右。一个月100-120美金左右,最早刚去的只有70美金。越南开发的项目有点像大陆。”除了产品远销海外,杰微的工厂也逐渐的开设到了越南等国家。
访谈后记:
有人说郭旭辉做生意很稳妥,最初做主板就是从1000片做起,一直到目前的600K每月,对于高利润的笔记本,郭旭辉也是想了多年才做出了转型的打算。从模具到研发,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所涉及的费用也许他早已胸有成竹。他是一个有智慧的老板,他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服务团队,他的公司和个人品牌也有着良好的口碑。这些都让杰微在与同德、顶星等对手的竞争中游刃有余。
多年来,公司业绩就是一条平稳上扬的财务曲线,也许随着转型的成功,笔记本业务的不断增长,这条财务曲线的角度也会慢慢加大。
- 相关阅读:
- ·太遗憾!顺丰海淘将电子产品列入黑名单
//mb.zol.com.cn/445/4458488.html - ·E3-1230 V2的好搭档 杰微B75仅售499元
//mb.zol.com.cn/438/4381660.html - ·A75主板仅需599 杰微JWA75MT卖场到货
//mb.zol.com.cn/436/4367578.html - ·IVB平台依然坚挺 杰微B75小板报价499元
//mb.zol.com.cn/434/4347938.html - ·核显平台小板够用 杰微A75市场价599元
//mb.zol.com.cn/433/433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