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4页)
代工王的“升级梦”
富士康的深圳基地能否如愿顺利完成其转型大任?龙华镇的城市化进程及其未来命运,将给正在参与这场“富士康大陆迁移接力赛”的其它城市,以何种启示?
经过20年发展,富士康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大陆公司。
“富士康未来的主体还是在大陆。”富士康集团大中华区人力资源主管何友成不久前告诉本报记者,大陆与台湾在语言、文化上的共通,天然决定了富士康未来扩张主体依旧只能是大陆。
“国外的工厂目前我们只有四万人。”他告诉记者。而富士康最新披露的大陆员工数量约60余万,近几年其大陆员工增长的幅度与其销售规模的递增速度基本持平。
李金明分析认为,中国近年由税收变革、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总体成本上升,并不能扼杀“中国制造”的优势。“放眼全球,没有一个地方的整体资源能够像中国这样支撑起这么大规模的制造能力。”
加上庞大的内需市场,李说,富士康不会放弃把全球制造的主体放在中国的打算,因为要找到一个拥有同样丰富的劳动力、成本结构,良好的基础设施,稳定政体的经济体,实在太难了——这个大趋势在近期印度的恐怖袭击及越南的金融危机到来后,尤其显得不容置疑。
然而,2008年以来动荡的全球经济形势,显然中止了富士康自进驻大陆以来每年高速增长的神话,同时也给其一贯依靠扩张再投资方式获得增长动力的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有业界消息说,今年以来,富士康的重量级客户中,仅摩托罗拉一家的订单就下降了30%,而惠普等欧美主要电子巨头都下调了2009年的销售预期——全球电子行业正从增长周期步入衰退期。
本文导航
- 第3页:代工王的“升级梦”
- 第4页:他们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