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P45芯片组渐入佳境
●前言 P45芯片组渐入佳境
芯片组决定性能,这已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要没有重大设计缺陷,不同品牌之间相同芯片组产品在默认设定的下的性能对决似乎永远是个平局。除了不断被老调重弹的“固态、热管”等所谓亮点之外,主板厂商的技术价值如何体现?超频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它能够直接反映一个品牌对芯片组的把控能力,对消费者使用习惯的了解程度,以及创新、严谨等等成功所必备的素质。从当前绝大多数品牌推广自己产品的方式既可看出,超频决定产品优劣的时代已经来临。
面对挑战,发射你的频率
与它的前辈P35相比,Intel P45芯片组在硬件发烧友心中走过的历程并不一帆丰顺。继P965芯片组之后,P35芯片组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将性能进一步提高,不但传承并发扬了P965超强的外频能力,还就此摘掉了执行效率低下的帽子。除了跟P965一样只能提供“PCI-E x16+x4”的畸形双显卡通道之外,其它属性几乎与当时的旗舰产品X38平起平坐。
在说P45芯片组之前,我们还不得不提及X48芯片组。X48芯片组是Intel发布的第一款“4”系列产品,用于这个系列的旗舰定位。我们得到它测试样品实物的时间比P45早了半年。之所以X48能如此之快地面世,是因为它其实与X38芯片组拥有共同的基因,只是体质得到加强。芯片本质的近似使厂商在设计X48主板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以往研究X38的成果,所以这款产品上市之初便具备了很高的成熟度,以至于在高端硬件用户的印象中,X48芯片组具备极其强悍的外频能力,甚至遮盖了定位主流用户,以外频能力见长的P系列芯片组。
P45芯片组将是Intel在LGA 775接口上封山之作,我们已获悉今后的芯片组标准接口将更新为LGA 1366。最后时刻登场的P45终于完成了P965和P35两代的夙愿,北桥芯片能够将一条PCI-E2.0 x16通道平均拆分成x8+x8的模式,完善了ATI双卡交火功能。不过随之而来的是相对P35在芯片内核架构上的变动,以及主板厂商必须因此对BIOS编程进行修改。

准备 四大顶级P45齐聚一堂
●蓄势待发 P45奖牌榜名单逐渐清晰
原本满怀希望的硬件发烧友在第一时间接触P45时未免有些沮丧,无论是一线品牌还是二线品牌,BIOS的疑难杂症在他们手中暴露无遗。最主要的原因是P45需要通过BIOS程序控制分配北桥的PCI-E带宽,而P35无需这道工序。不管是自动分配还是手动分配,不够可靠的编程会让北桥失去稳定性,尤其是在超过标准前端总线运行时。这导致第一批尝螃蟹的超频爱好者大多无功而返。当然,个别品牌选择了更容易走的捷径,比如映泰的I45主板通过一连串硬件上的跳线来控制PCI-E带宽分配,解除这个功能与BIOS的关联,从而抢先登上了P45超频之王的皇位。
辉煌建立在Intel基础之上
民用产品纵使有再高深的技术含量,也总有瓜熟蒂落的一天。就好比两年前能上DDR2-1066的内存千金难求,而今天市场里DDR2-1100的体质几乎可随手擒来。随着时间的推移,P45的难题被厂商逐一解决,一线品牌中的超频明星纷纷涌现,其中有几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市场中炙手可热的产品。它们是:微星P45D3-Platinum(白金版 DDR3)、华硕P5Q3-Deluxe WiFi-AP、技嘉EP45T-Extreme以及刚刚我们提及的在乱军中杀出的黑马 映泰Tpower I45。
今天我们有幸能让上述四款产品齐聚一堂相互切磋。当然,即便是以超频为评价标准也并非是仅仅以最终获得处理器频率衡量。相同型号的处理器个体之间存在体质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决定主板外频能力的北桥芯片依然遵循这个逻辑,若最终差距不到20MHz就分出高下未免太过草率。供电系统、散热设计、人性化设计、BIOS设置上手度、还有大众最为关心的价格,这些属性都应被加入评价准则当中。
下面即将展开这四款P45主板的横向对比评测,在作为评价标准的每个项目中,我们还将注解此项目与主板综合超频性能的关联。

供电篇之微星P45D3-Platinum
在开始这个项目的比试之前,首先要阐明的是主板供电设计对超频性能的重要性。事实上供电系统设计的规格对于超频成绩的影响并不像很多用户想象的那样立杆见影。不过必须肯定的是,理论上供电相数越多,主板的超频性能就越强,但这实际上是指长时间承受超频的能力,而不是暂时的,或一瞬间的。
每相供电中MOSFET按照PWM芯片发出时钟周期的分段轮流激活,即无论相数多少,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只有一条线路中的MOSFET开启释放电流。所有开关零件都是在交替工作,多相供电的真实意义是让每个元件都有休息的时间,来应付处理器动辄几安培甚至十几安培的电流所产生的高热。供电相数的增加,只是让每个MOSFET以及低频滤波电容能够有更长的时间休息而已。因此在热量或电流超过MOFET的承受上限之前,短时间内,4相供电与8相供电对处理器超频的支持效果不会存在太大差异。尤其是在“不求天长地久,只求瞬间拥有”的极限超频挑战下,供电路线中元件的质量才是决定命运的要素。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4相和6相处理器主板阵营中也会频繁杀出黑马了。
内存、北桥供电的评判意义与处理器供电相同,只是针对的芯片有异。
◎供电篇之微星P45D3-Platinum
处理器供电
处理器为原生6相位供电,使用封闭式铁芯电感和日化固态铝壳电容。供电开关元件独树一帜,DrMOS具有许多其它种类的MOSFET没有的优点。它将MOSFET和Driver以及电源管理器整合在了一起。在节能模式下,它可以动态即时开启或关闭下辖的供电线路,并可实现平滑过渡,降低对整体电流波形的影响。DrMOS的另一大优点是工作温度极低,即使在极限工作状态下没有散热片的眷顾也能照常工作。
微星P45D3-Platinum的耦合电容也非常独特,中间一排陶瓷电容被一颗容量相对较大的钽电容替代。
北桥与内存分别采用了单相、双相供电,供电线路中采用的MOSFET为低阻抗功率IC,依然由铁芯电感和日化电容负责滤波扼流工作。外加4pin D型口辅助电源可以在组件双卡交货时进一步确保能源稳定。虽然元件质量上乘,但若长期在高外频状态下使用,北桥供电系统可能有些吃力。
微星P45D3-Platinum供电系统评分:★★★★★☆

供电篇之映泰Tpower I45
◎供电篇之映泰Tpower I45
这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P45黑马Tpower I45。映泰是参与本次横评的四个品牌中唯一的准一线厂商,也是唯一使用DDR2传输标准的产品(其余三款使用DDR3内存)。尽管它以往也曾多次向用户展现它的实力,可从未有过今天这般登峰造极。早在这款主板在处于内部测试阶段,就爆出有超频玩家用其将体质优异的E8400外频超过700MHz并打破外频世界纪录的消息,在超频排行榜上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一线。不过它正式上市之后,凡是慕名购入的发烧友却大多感到见面不如闻名,因为I45的处理器供电系统与那些一线品牌的豪华阵容相比可以用“寒酸”来形容,与惊人的超频成绩实在难以相称。
处理器供电
原生4相位处理器供电,采用封闭式电感与日化固态铝壳电容,虽然供电相数为四款主板中最少,但所用元器件并不逊色,固足以短时间内支撑极端状态下的处理器运转。此外I45所擅长的超外频主要是大幅度对北桥施加压力,处理器供电的负载只与主频有直接关联。这也是为何“长相寒酸”却丝毫不影响世界冠军排名的原因。
映泰I45耦合电容设计与微星相似,所不同的是陶瓷电容单个容量小而数量较多。
内存供电
北桥和内存供电都采用单相式,卖相更为“寒酸”,电感和扼流只采用了裸露式线圈,好在低频滤波部分仍有日化固态铝壳坐阵。北桥供电区域内设有4pin D型口辅助电源,与微星P45上的起相同的作用。
映泰Tpower I45供电部分评分:★★★★☆

供电篇之华硕P5Q3-Deluxe
◎供电篇之华硕P5Q3-Deluxe WiFi-AP
极其强悍的供电阵容一向是华硕高端主板的压轴卖点之一,从P45芯片组开始,华硕高端产品线的处理器供电系统由8相升级至16相。这是在原有8相PWM基础上给每个相位的两个频段各添置一个单刀双直开关,用于控制下属的两个MOSFET轮流工作。最后每两个MOEFET输出的电流汇总经过一个铁素体电感,充入富士通铝壳电容。从而形成等效的16路供电系统,它将主板对处理器的电流承载能力提升到新的境界,即使是功耗巨大的Quad处理器也可在极致超频后满负荷工作。尽管设立如此多的供电相数对挑战极限外频的帮助不大,(处理器电流仅与摄入电压和主频成正比,外频产生的压力施加在北桥芯片及其供电系统上)但十分有利于处理器在更高的超频状态下长期稳定工作,或在液氮的极度深寒下利用极致电压冲击主频世界纪录。
处理器供电
要说华硕用料最养眼的细节莫过于此,耦合电容数量丰盛,颗粒饱满。
内存供电
华硕内存及北桥采用原生三相供电系统,相数之多在所有主板中都不多见,华硕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它们在体制允许的情况下不会因为电源因素无法稳定在高频率下,铁芯电感和富士通低ESR固态铝壳电容让每一相都经得起考验。
华硕P5Q3-Deluxe WiFi-AP供电部分评分:★★★★★★★

供电篇之技嘉EP45T-Extreme
◎供电篇之技嘉EP45T-Extreme
要说处理器供电相数的数量,实际上技嘉曾一度比华硕走的更远。早在P35-DQ6主板上,技嘉在原有的原生6相PWM基础上添置了整合有双相位控制器的Driver芯片,从而将PWM时钟每个分段的下辖电路一分为二,即原来的一个时钟分段可以控制两条开关电路,这样就形成等效的12相供电。将技嘉与华硕这排名前二的一线品牌相比,前者从来不会在做工用料上低头,由日化固态铝壳电容、铁芯封闭式电感以及低阻抗功率IC组成的供电系统可以让你无论对长期超频还是冲击极限都胸有成竹。
处理器供电
耦合电容十分完整,只是单颗容量稍小,不过这不影响它的性能。
内存供电
内存与北桥采用原生双相位供电,负责低频滤波工作的任务移交给了三洋SEPC低ESR固态铝壳电容,开关元件依然是公版显卡上频繁出现的低阻抗功率IC。北桥和内存完全和处理器享受同等待遇。
技嘉EP45T-Extreme供电系统评分:★★★★★★

散热设计篇之微星&华硕
●散热设计篇
不管品牌高低贵贱,在主板散热设计中大量出现一体式热管鳍片除了在追求流行元素之外,这种布局确实相对传统的独立式散热片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静音和节能越来越被用户看重,现在已经没有哪个设计师愿意让自己产品的卖座率在小尺寸风扇的噪音中毁于一旦。既然独立的主动风冷系统已被排除在外,那么对处理器风扇余风的利用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体式散热模块的鳍片通常环绕处理器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受余风眷顾的机会。鳍片之间必然由一根或多根热管相连,热量能够迅速在MOSFET,北桥、南桥所属的鳍片之间传递,集中向温度较低的区域流动。这样只要散热模块其中一个部分恰好有较强的空气流动,便能改善整个主板上所有发热大户的工作环境。
◎散热设计篇之微星P45D3-Platinum
微星P45D3 Platinum散热模块
在设法利用处理器散热器余风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微星的设计师着实花了一番心思。形状怪异的北桥散热鳍片是这个系列主板最醒目的标志。南桥和MOSFET热管汇聚在北桥芯片上方伸展向不同的方向,末尾都携带一组散热鳍片,呈扇形分布,如果你使用的处理器散热器是侧吹式的,意味着主板上的其它主要部件将得到与处理器几乎同等强度的散热。
微星P45D3-Platinum散热设计评分:★★★★★★
◎散热设计篇之华硕P5Q3-Deluxe WiFi-AP
华硕P5Q3 Deluxe WiFi-AP散热模块
养眼且用料扎实的一体式散热模块是华硕傲视群雄的资本之一。华硕对高耸的北桥散热鳍片并不青睐,从P45主板开始,这种“景泰蓝”风格的装饰条纹和三角形横截面的北桥散热鳍片成为华硕高端系列的设计主线。三角形可以让散热模块保证平面受风面积的同时仍具有一定纵面受风面积,还不至于大量耗费铜铝材料。同微星相比,它将机会同样留给选择高位下压风道散热器的用户,比如著名的酷冷风神匠和Tt的台风。
P5Q3-Deluxe WiFi-AP散热设计评分:★★★★★☆

散热设计篇之映泰&技嘉
◎散热设计篇之映泰Tpower I45
虽然从外观上看Tpower I45的一体式散热模块最为简陋,从MOSFET至北桥仅有一根热管相连,但在对付超频产生的高热上映泰自有一套办法。
将MOSFET散热片上的两颗螺丝取下,揭开印有Tpower LOGO的铝片后,可以看见经过拉丝工艺打磨的表面。同样通过那两个螺丝孔,可以固定包装盒内附送的一个散热增强组件,它携带一个直径约5cm的静音风扇,工作时噪音微乎其微,不会对使用感受产生过多影响。不过连接北桥与MOSFET之间的热管数量不足是它的硬伤,在施加高电压挑战极限外频时,这个组件难以为北桥散热提供更多帮助,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在北桥散热片上临时放置暴力扇。
映泰Tpower I45散热模块选配组件
映泰Tpower I45散热设计评分:★★★★★
◎散热设计篇之技嘉EP45T-Extreme
看到下列特写,相信读者会立刻明白为何我们要将技嘉和映泰的散热设计评价放在同一页。与映泰相比,技嘉EP45T-Extreme的散热选配组件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巨大的纯铜热管散热鳍片和液冷换热头分别为采用风冷和液冷方案的硬件发烧友提供便利,无论采用哪种方案,均可享受极致超频的快感。
技嘉EP45T-Extreme是侧吹式风道处理器散热器的天堂,其超强的散热效果仅从视觉上便可见一斑。技嘉宽大的北桥散热基座可以同时安装这两种设备,若双管齐下相信几乎无可匹敌。
技嘉EP45T-Extreme散热设计评分:★★★★★★☆

人性化篇之微星P45D3-Platinum
●人性化设计篇
人性化设计是反映一个品牌文化造诣的最佳窗口。对于为超频设计的主板来说,若无人性化设计虽然不会降低它摘得超频皇冠的可能性,但却可能影响用户对它的认可度及购买率,尤其是当存在其它人性化产品与它性价比相近的时候。例如,开机、复位的快捷按键是一款针对超频打造的主板最不可或缺的人性化配置,如果还设计了清CMOS设置的按键就锦上添花了。只要是有过一段超频生涯的用户都很容易理解,机箱是他们最不容易用到的电脑配件,在一遍又一遍摸索频率的过程中反复通过短路、跳线来操作会让人很快失去耐心。
当然,玩家们对人性化的需求决不仅限于此,在使用过程中他们会产生很多想法,认为还有许多地方有改进的空间,这就看厂家的设计师们能否揣摩到了。
◎人性化篇之微星P45D3-Platinum
开机复位按键
开机复位按键采用朴素的微动开关,未加入厂商的个性化元素。
清CMOS的快捷按键位于主板的I/O背板上,设计在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当主板被装入机箱后可以免除开箱操作的繁琐。
BIOS设置存档功能也是凸显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元素。有时超频失败而导致系统彻底无法启动,清空CMOS设置后的重新设置往往令人烦恼。在极限超频时,没有这项功能的协助我们还有可能忘记之前的有效设定,而功亏一篑。
微星P45D3-Platinum人性化设计评分:★★★★★★

人性化篇之华硕P5Q3-Deluxe
◎人性化篇之华硕P5Q3-Deluxe WiFi-AP
华硕的人性化设计总是让它的产品在玩家心中获得额外加分,唯一的遗憾是一般只其针对骨灰发烧友打造的“玩家国度”系列产品中才会充分汇聚人性化的精华。那动辄几千的售价让99%的用户望而却步,有幸获得那些极致享受的人实属凤毛麟角。
好在目前华硕终于打开了局面,在定位仅次于“玩家国度”的“Deluxe”系列中也加入一些人性化设计。不过仅限于有镂空标志发光提示的开机、复位按键。清除CMOS设置仍依靠跳线。庆幸的是华硕一向对清CMOS跳线的位置十分考究,即使插满所有扩展插槽也不会影响一个手指粗大的人操作。
开机、复位按键与清CMOS跳线
华硕在BIOS中加入用户预设配置存档功能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华硕P5Q3-Deluxe WiFi-AP人性化设计评分:★★★★★☆

人性化篇之映泰Tpower I45
◎人性化篇之映泰Tpower I45
与刚才介绍的两款主板相比,Tpower I45最大差别就是加入了代码显示的Debug侦测灯。这个设备对一些资深的超频玩家有相当大的帮助,保存BIOS设置并重启后,可根据显示代码的变化了解系统的启动情况。超频失败时也能通过它大致识别故障发生的原因。
开机、复位按键冒上有各自的功能提示,并能在系统启动后发光,方便用户在黑暗环境下操作。
开机、复位按键与Debug侦测灯
最近摘得的P45超频桂冠并不能掩盖Tpower I45在清CMOS跳线上的考虑不周。跳线紧邻SATA2端口上方,与PCI-E x16插槽几乎处于同一直线上。当使用诸如GTX280或HD4870之类拥有超长PCB板的旗舰显卡时,硕大的散热器整流罩会将它完全覆盖,此时即使用镊子也难以实现操作。这里或许有人认为I45作为一款定位主流的P45芯片组产品,搭配旗舰显卡的机会极少,尤其是用来获取超频成绩时。但笔者坚持这不能成为一个哪怕只在理论上成立的缺陷的理由。况且对PCB Layout来说改变一下此跳线的位置并不是十分困难的。鉴于这项较为严重的瑕疵,最后的I45的人性化得分不得不打了折扣。
映泰Tpower I45人性化设计得分:★★★★

人性化篇之技嘉EP45T-Extreme
◎人性化篇之技嘉EP45T-Extreme
在人性化功能里,技嘉EP45T-Extreme是这四款主板中不仅最全面,视觉效果非常理想。开机、复位快捷按键和Debug侦测灯集中在主板右下角。快捷按键采用与华硕相同的镂空发光式设计,为黑暗环境照明。只是华硕开机、复位按键发光分红绿亮色,而技嘉则都是摄人心魄的幽幽蓝光,正如它的PCB颜色一样。
开机、复位与Debug侦测灯
同微星P45D3-Platinum一样,技嘉EP45T-Extreme也将清除CMOS快捷按键置于主板I/O背板上,镂空的发光按键可以在黑暗中准确指示方位。
技嘉由于同时具备可靠的开机、复位、清CMOS按键以及超频必备的Debug而与华硕共坐本次横评的人性化设计头把交椅。
技嘉EP45T-Extreme人性化设计评分:★★★★★★
静态的评测分析与对比到此全部结束,下面我们将以这四款主板为基础建立测试平台,让它们从纸上谈兵正式进入沙场厮杀。

E8500+顶级内存 测试平台简介
● 风冷挑战600MHz外频 测试平台及相关介绍
在开始上机较量之前,我们先要向读者介绍本次测试平台中使用的其它重要配件,以及测试软件的选择和它体现的意义。
测试使用的处理器为一颗长期参与主板测试已被准确验明体质的E8500处理器,默认频率333MHz×9.5 @3.16GHz,历史上曾达到过的最高外频为630MHz,对于检验横评中四款主板在风冷下状态下的外频能力已基本满足需求。
Intel Core 2 Duo E8500
OCZ DDR2-1150和PATRIOT DDR3-1866
由于这四款主板的内存支持类型不完全相同,映泰Tpower I45需使用DDR2内存,所以事先准备了DDR2和DDR3两种规格下的极品型号,分别是OCZ的液冷版DDR2-1150,和博帝的毒蛇系列DDR3-1866,尽可能杜绝因内存产生的瓶颈。容量均为1GB×2。众所周之,受DDR2内存频率限制,DDR2版P45主板欲获得极致外频首先需得到内存的支持,这对OCZ内存经测试已被证明至少有DDR2-1300的频率能力。
酷冷至尊风神匠采用下压式风道,6根纯铜热管结合密集铝质鳍片。搭载两个12cm直径风扇可在给处理器散热的同时可给北桥、MOSFET、内存提供同样强度的散热。尤其是对北桥温度的控制效果极佳,有利于横评中这四款主板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MSI GTX280
为了检测主板对PCI-E总线的控制情况和执行效率,需要对带宽需求饥渴的旗舰显卡方能有效展现。测试选用的这款微星GTX280显卡经过官方在BIOS中的适当超频,运行在核心702MHz/Shader 1404MHz/显存2304MHz。

硬件系统构成及平台实拍
● 硬件系统构成及平台实拍
因为SuperPi-mod1.5与Windows Vista SP1的兼容性问题,固本次横评中将这个以往必测项目省略,取而代之的是对处理器执行效率同样敏感的国际象棋测试。此外这四款主板还必须在保守超频状态下逐一通过Everest、SM2.0测试,以及全套的3DMARK、PCMARK测试,以检查它们在内存控制器和PCI-E总线的执行效率上是否存在缺陷。
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如下:

执行效能篇之一 综合效能对比
●执行效能篇
虽然一款主板的执行效率主要由它所采用的芯片组决定,但主板厂商在BIOS上的一些设定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处理器<-->北桥<-->内存这三个部分的交互参数是左右主板效率的最主要因素。虽然人们在日常使用中很难察觉出这些参数造成相同芯片组不同品牌之间执行效率的差异,可它却能体现厂商在设计产品时精益求精的能力和态度。
下面进入执行效能测试对比环节。为了能让这四款主板之间的执行效能差异更明显地体现,在这个环节的测试中,处理器做适当的保守超频,运行400MHz×9.5 @3.8GHz。
参测主板支持内存类型不同,固它们将由不同的内存分频获得不同的内存频率。其中华硕和微星使用1:2分频,内存运行在DDR3-1600,延迟设2T-8-8-8-20。技嘉在400MHz外频下因BIOS内在原因无法使用1:2分频,只能3:5工作在DDR3-1333,延迟设2T-7-7-7-19,更低的延迟能够略微弥补频率的不足。唯一的DDR2主板映泰则1:1运行在DDR2-800,延迟设2T-4-4-4-12。
这个章节的评分方式以柱状图对比为基准,以小组赛积分的形式记录成绩。每项测试中排名第一者积3分,第二积2分,依此类推,垫底则为0分。最后参考积分总和为每款主板作出评定。
◎执行效能篇之综合性能对比
技嘉和华硕这两个排名一二的一线品牌最终先拔头筹,分别成为3DMARK Vantage和3DMARK05的领头羊,映泰可能受到DDR2内存性能限制,两项都不幸垫底。
积分情况:微星=3/映泰=0/华硕=4/技嘉=5

执行效能篇之二 PCI-E总线效率对比
◎执行效能篇之PCI-E总线效率对比
PCI-E效能比试中三款一线主板发挥稳定,之间差距微乎其微,几乎可视为合理测试得分波动。只有映泰再次表现不济,四项3DMARK测试都以及其微弱的劣势败北。

执行效能篇之三 处理器性能对比
◎执行效能篇之处理器性能对比
这次轮到华硕和微星轮流坐庄,受内存性能影响,技嘉与映泰只能俯首称臣,可见内存效率与处理器性能有直接的关联。
积分情况:微星=8/映泰=2/华硕=7/技嘉=1

执行效能篇之四 内存频宽及延迟
◎执行效能篇之内存频宽及延迟
在内存频宽与延迟的较量中,当处理器外频、倍频相同时,主板厂商对BIOS内这部分相关程序的把控能力将直接决定成绩的优劣。这里的把控不仅仅指一些用户在BIOS设定中无法涉及到到参数,还取决于BIOS对一些可控设定的执行力。
执行效能篇测试对比到此告一段落,下面统计出这四款主板的积分总和为:
微星=25/映泰=5/华硕=30/技嘉=18
根据以上积分综合,最终作出执行效能评分为:
微星P45D3-Platinum:★★★★★★
映泰Tpower I45:★★★★☆
华硕P5Q3-Deluxe WiFi-AP:★★★★★★☆
技嘉EP45T-Extreme:★★★★★☆
以上得分排名已不言而喻,映泰和技嘉都因内存性能疲软而整体表现不佳,但两者导致内存疲软的性质却不尽相同。前者因DDR2内存带宽的先天不足栽了跟头,后者则是内存分频上的缺陷导致这对极品DDR3内存无用武之地。这里笔者需再次重申立场:自身的缺陷和故障不能成为频率不公正的理由。相信在技嘉后续更新的BIOS中会将问题妥善解决。

终极超频篇之微星P45D3-Platinum
●终极超频篇
超频性能,是衡量一款为发烧友设计的高端主板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准,也是那些纯以超频为目的的消费者在选购时首要考虑的元素。若将为了超频而超频的个人追求抬上桌面,那么主板对处理器外频的支持能力又将是重中之重。在大多数处理器都把倍频锁定的今天,外频就变成了挑战极限的唯一筹码。
对P45芯片组而言,要实现超高的外频需要牵扯到诸多参数的调试,这些参数的设定值在各个品牌的主板之间,甚至是相同品牌不同个体之间,随着芯片体质、软硬件特性的差异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出入。根据这个现象,在本次横评最后的超频性能对决部分,我们会仔细摸索出这颗E8500在那四款主板上风冷条件下的极限外频,不对电压、分频和其它参数的设定范围作特殊限制。
◎终极超频篇之微星P45D3-Platinum
频率设置截图
微星在最近一次全面更新P45主板的BIOS后,解决了诸多疑难杂症,使优秀的硬件设计得以发挥,一跃跻身于600MHz俱乐部。没有花费太多精力,便获得E8500在这款主板上的最高外频605MHz。
微星P45D3-Platinum超频性能评分:★★★★★☆

终极超频篇之映泰TPower I45
◎终极超频篇之映泰TPower I45
频率设置截图
映泰I45主板早就在顶级超频玩家手中证明了它的实力,今天我们再次验证它确实名不虚传。经过一番尝试最后外频定格在615MHz,但是在调试过程中根据经验我们判断它在风冷下的外频能力决不仅限于此,只是相对简陋的北桥散热片形成了制约。为保证横评的公正性我们不能为I45增加额外的散热,不过它的魅力确实让人折服。这款主板的各个供电系统存在一些幅度较大的V-droop现象,要达到这一外频需在BIOS内设定比理论值更高的电压。
映泰Tpower I45超频性能评分:★★★★★★★

终极超频篇之华硕P5Q3-Deluxe
◎终极超频篇之华硕P5Q3 Deluxe WiFi-AP
频率设置截图
华硕BIOS设置一向以有效、可靠著称。这款主板也不例外,在处理器体质允许的前提下,想要获得自己想要的频率并不麻烦,只需根据需要适当地增加电压、调节分频既可。不过略显遗憾的是在其它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E8500在P5Q3-Deluxe WiFi-AP上难以逾越600MHz外频。当然,这其中不排除有北桥芯片体质差异的因素。
P5Q3-Deluxe WiFi-AP超频性能评分:★★★★★

终极超频篇之技嘉EP45-Extreme
◎终极超频篇之技嘉EP45T-Extreme
频率设置截图
除了1:2内存分频有时无法执行外,技嘉这款主板的BIOS堪称完美。各个选项,哪怕是用户接触可能性极少的部分全都行之有效。笔者承认自己是第一次试用EP45T-Extreme,可很快便有了一见如故的感觉。最后花费了在四款主板中最短的调试时间获得了610MHz外频,仅次于映泰黑马。
技嘉EP45T-Extreme超频性能评分:★★★★★★☆

价格篇 从999元到2300元
纵有风情万种,能否为潇洒买单是最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参与本次横评的这四款主板之间售价差距非常可观,因此这个要素也必须作为横评的一个项目加以考量。下面的评定是以各个主板的在本站产品库中的官方报价为主要参考,售价越低得分越高。
微星P45D3-Platinum 官方价格¥1999
微星P45D3-Platinum价格得分:★★★★★☆
映泰Tpower I45 官方价格¥999
映泰Tpower I45价格得分:★★★★★★★
华硕P5Q3-Deluxe WiFi-AP 官方价格¥2100
华硕P5Q3-Deluxe WiFi-AP价格得分:★★★★★
技嘉EP45T-Extreme 即将上市 推测官价≥¥2300
技嘉EP45T-Extreme价格得分:★★★★☆

全文总结 风冷600MHz外频选择颇多
● 全文总结 风冷600MHz外频选择颇多
P45横评第一季,针对主板超频相关属性的评测已接近尾声,回忆历时一星期的测试过程和感受,不免觉得下列表格中的综合评定打分还远不足以表述这四款主板的全部。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此都会有不同的看法,笔者内心所能模拟的意境毕竟是有限的,或者说是不够深刻的。
从下列分值上看,微星、华硕、技嘉,它们的P45主板尽管专项属性都各有千秋,但最后综合评定打成平手。这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理性的消费者大多都会根据自己的切身需求、使用环境、长远用途去考虑该选择什么样的产品。
在发烧硬件领域迅速崛起的微星,各项属性趋于平衡,容易上手且性能可靠。没有特别的强项也不存在尴尬的短板,理应受到实用超频用户的青睐。
映泰则相反,偏向明显,它超频性能极其强悍但售价低廉,做工用料和规格设计相对简陋。因DDR2内存引发的拮据可以由极致的频率弥补,况且在日常使用中这点微不足道的差距不可能被人类的感官察觉。它适合囊中羞涩发烧友选购,或被高手当成制造记录的专用机器。
至于板卡世界里的传统列强,华硕和技嘉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多付出的金钱绝不会莫名其妙打了水漂,它会让你更有信心在自己的主板上做任何事情。例如冲击极限频率,或将一颗四核处理器超频至4GHz,在承受惊人电流的同时获得长远利益。
成绩汇总及综合评定(可点击放大)
你需要600MHz外频的P45主板吗?可以看看上面有没有你想要的。
要说这四款主板的共同点是什么,毫无疑问,它们都能够以不低于600MHz外频的状态进入操作系统。试想至今还有多少品牌的P45芯片组产品徘徊在这个门外。事实上它们受到的制约绝不是Intel偏心到不肯提供一颗优质晶圆,而是自身的软实力不足。BIOS控制了主板的命脉,得不到它的良好支持,即使拥有再强大的做工用料也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600MHz的确只是频率数轴上的一个点,它映衬出的却是厂商的理念与决心。
编辑后记:
对于高端主板而言,超频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元素。芯片组决定性能,使用相同芯片组的产品在常规状态下不会有性能上的任何差别。那么在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板卡厂商们想突出自己产品的特色,可行的办法只有两种:多功能和超频。
俗话说得好,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想在功能上有所起色,无非是利用PCB电路板的一些空闲区域,增加一些控制芯片,从来获得某些额外的功能。这对于一个板卡厂商来说几乎构不成困难,只要产品定位和成本最终通过审核,立刻就可以出炉。
相对而言欲让主板获得不俗的超频性能,难度要大的多。超频性事实上并非取决与供电设计和做工用料,BIOS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前者只能起到支撑稳定性的作用。世界上顶级的BIOS工程师寥寥无几,他们通常在一线板卡厂商里任职,享受奢侈的待遇,因此实力较弱的品牌也许可以花钱堆砌出一个八面玲珑的多功能产品,但是难以获得骄傲的超频性能。
综上所述,在定位于高端的主板评比中,超频性能是目前唯一同质化现象较轻的参考基准。随着线上、线下举办越来越多的与超频相关的活动、比赛,可以看出厂商也在急剧增加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就像一位网友在此文下的留言一样,超频虽然仅是一个点,却能映射出一个面,这个面就是厂商各方面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经营一款产品的用心程度。
超频对于计算机硬件来说可以被看做是超负荷的工作,其实类似的测试手段早已比比皆是,但主要出现在重工行业中,例如车辆、船舶、军事装备等等。看过《U-571》的读者可能会有深刻体会,德国人设计的潜艇实际抗水压能力远超过它的标称值,这并非是鼓励士兵经常潜入深海,而是让你了解它的余力足以应付突发情况,树立起克敌制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