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系芯片组原生支持的PCIE3.0有何用处?
为什么Skylake-S处理器会将与芯片组通信的DMI总线由Haswell的DMI2.0提升到了DMI3.0,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100系芯片组原生支持PCIE3.0带宽通道。我们总能听到“原生支持PCIE3.0”这个概念,其实早在IVB平台原生支持PCIE3.0就已经不是问题了,但其实一直以来的原生PCIE3.0通道均为CPU所提供,而Skylake-S平台才真正做到了让芯片组支持PCIE3.0。那么究竟芯片组所提供的PCIE3.0有什么用处呢?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9系芯片组所支持的M.2磁盘接口工作原理吧:
9系的M.2接口方案:芯片组提供的PCIE通道数有限因此速度只有PCIE2.0 x2,一些主板厂商为了保证速度则直接将M.2连接至CPU输出PCIE3.0 x4,尽管M.2的速度有了保证但这样会占用CPU本就不多的20条PCIE3.0进而与显卡争抢资源。不过这些矛盾在100系芯片组上则会被统统解决
●9系芯片组支持的8条PCIE2.0通道限制了M.2接口的速度
9系芯片组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芯片组原生支持M.2接口。M.2是一种高速的磁盘接口,基于PCIE总线的它拥有10Gbps的传输速度,快于SATA3的6Gbps。在硬盘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这种变革变得尤为必要。上图非常直观的呈现了M.2接口的工作方式:右图为9系芯片组原生方案,而左图则为部分主板厂商的M.2方案。大家需要知晓的是9系芯片组提供了8条PCIE2.0通道,这些本就不富裕的通道带宽需要分配给USB接口,SATA接口以及M.2接口,其实芯片组的资源还是非常有限的,单个原生M.2接口所占用PCIE2.0 x2——也就是10Gbps的带宽所占比已经算是不低了。
不过聪明的主板厂商想到了另一个方法,那就是让M.2接口直接采用CPU所提供的PCIE3.0资源而非芯片组所提供的本就不富裕的PCIE2.0资源。这样,采取这种方式设计的M.2突破了芯片组的限制,将带宽做到了PCIE3.0 x4——也就是32Gbps,这个速度可就要比芯片组原生M.2的10Gbps要快得多了。
当然,改良的M.2接口也有一定问题,那就是CPU所提供的20条PCIE3.0通道还需要分给显卡及其他扩展设备,而如果再加入一个改良M.2接口则势必会与其它扩展设备抢夺资源。此外还有部分用户反映采用改良型的M.2接口所接驳的SSD对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支持不佳。
●多达20条PCIE3.0通道,并原生加入对SATA-Express的支持:100系芯片组的PCIE存储设备要起飞
在100系芯片组当中原生支持PCIE3.0的只有Z170和H170,H110在规格上相较H81改变甚微,因此它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而Z170和H170也给了我们十足的惊喜:前者提供高达20条PCIE3.0通道,后者也有16条,要知道Z97可是仅仅有8条PCIE2.0通道,这样的规格提升着实令人兴奋。从上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100系M.2接口的规格由原来的PCIE2.0 x2提升到了PCIE3.0 x4,这个速度与9系部分主板厂商所采用特殊方案完全一致,还无需占用CPU的PCIE3.0通道,这些都多亏了Z170和H170芯片组所原生支持的PCIE3.0通道。而在原生M.2接口的数量上,Z170为3个,H170为2个,都强于Z97及H97的1个。
此外,原本答应在9系出现的原生SATA-Express接口的承诺并没有兑现,但是在100系芯片组这个愿望得以实现。Z170提供最多3个原生SATA-Express接口,H170提供2个。每个SATA-Express接口的速度为PCIE3.0 x2,也就是16Gb/S。
得益于Z170和H170支持的多条PCIE3.0通道,PCIE存储设备很可能就会在这一代真正兴起。而同时高带宽也带来了诸如USB3.0接口数量上的增加。
除了PCIE存储接口的升级,100系芯片组仍然还有一些小的升级变化,比如支持最新的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14,支持首次出现的Intel Platform Trust Technology,支持Intel Smart Sound Technology以及Time Sychronization HW。这其中“Intel Smart Sound Technology”不禁让我们联想:在主板厂商都在大谈特谈“音效”的时候,Intel难道要抢自己合作伙伴的饭碗吗?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