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技嘉、微星与精英等一线大厂已经占台湾主板产业出货量的60%,除了持续扩张版图,上述大厂也展开占有率竞争。主板厂指出,华硕自2001年第一季推出的特定产品的特定价格策略,已经对技嘉、微星的组装与通路市场形成挤压效应,而两家业者内部也在研拟是否降价因应,不过亦担心在低价市场必须面对精英竞争。
一线主板厂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大幅扩充产能,并开始抢攻全球前10大PC大厂代工订单,不过IDC预估,2001年全球桌上型PC市场成长率仅约15.6%,加上台湾主板产业已经在组装(clone)市场取得96%占有率,代工市场也掌握74%出货量,由于成长空间有限,台湾主板厂已经从向外扩张转向同室操戈,其中华硕、技嘉与微星3家一线大厂竞争更为激烈。
据了解,华硕自2001年第一季为提高全球占有率,拟定每月推出1款主打产品线,并推出优惠价格提供通路商与系统整合商,日前在欧洲对特定区域通路报价的平均出货单价(ASP)已经下滑到60美元,已经比技嘉、微星同规格产品线低,由于华硕该策略对以品牌为主的通路市场冲击较大,强调整合性的区域系统商更动产品线比较复杂,目前对第二、三大厂砍单动作并未出现。
随着台湾业者同室竞争热度升高,技嘉与微星内部对华硕的竞价动作近日也展开讨论,不过目前两大厂市场定位必须面对华硕向下、精英逐步向上的挤压局面,尤其现有规格的主板已经进入产品成熟期,加上2001年PC133 SDRAM依然是主流,在新主板产品线尚未承接之际,产业内竞价动作将会加剧,主板ASP向下滑动将比过去剧烈。
因此技嘉与微星两大厂市场部门近期对是否采取降价动作因应仍在犹豫,主要即是避免主板价格一旦调降,即陷入被华硕、精英夹杀的局面,现阶段应变策略先从产品线着手,其中华硕、精英大量采用的矽统芯片组即予以区隔,改采威盛相同规格芯片组。
微星指出,依目前市场观察,华硕每月一物策略主要集中通路市场,系统整合与代工客户基于长期合作关系,变异性并不剧烈,因此未来会强化与代工、区域系统整合商合作关系。
【本站评论员】属于一线主板生产厂家的技嘉和微星如今的确是面对着前有狼后有虎的境界,华硕在高档次的主板市场上随意纵横,然而精英在廉价的低端市场无人可以相比,使得技嘉和微星成了中间受气者。如今华硕在高档次的主板市场上日子不好过,于是就开始降价,然而影响到了技嘉和微星的中档次产品,精英在低档次的市场上全力扩大,以至于影响到技嘉和微星的产品价格浮动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