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台湾主板产业预料在2001年将出现大规模转变,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增长趋缓、欧元疲软致使欧洲需求不振、国外主板厂加码转单台商、台商在大陆主板厂产能陆续开出,以及台湾一线厂纷纷吃下二线厂订单等诸多因素的冲击下,台湾主板产业已无可避免将出现大震荡。
以外销导向的台湾主板产业,受全球经济影响相当明显。加上PC业增长减缓,业界间的竞争更激烈,但对于2000年占全球出货量达84%的台湾主板业而言,反而在可预见的杀价竞争局势中具备生产规模优势。业界透露,包括Intel、Gateway、三星等厂考虑到成本因素,最近都将会把主板订单转至台湾厂商。
台湾主板大厂能在激烈竞局中脱颖而出,台商在大陆的布局实力更是不容忽视。据了解,在包括大陆华南、华东等地区的产能陆续开出后,台湾一线主板厂对2001年出货量的预估更加乐观。其中,华硕约1,800万片,技嘉1,300万片,微星也在进军全球前三大主板厂目标中估约1,200万片,精英将达988万片。上述4大厂对于2001年主板出货量的乐观预估,与目前市场对该产业的悲观看法有相当大的差异。厂商指出,尽管第一季度订单明显下滑,但这将是产业重整过渡期的必然现象,台湾主板大厂仍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华硕表示,大陆产能正持续加温,预估2001年底时苏州主板厂产能将可达到60万片的规模,生产成本降低对平均出货单价下滑有很大帮助。目前一线大厂的平均出货单价仍维持70美元以上,预期2001年在各厂加入代工市场竞价行列后,接单价格会再度下滑。
微星表示,过去一线大厂受限产能不足,部分订单必须忍痛放弃,在产能扩充大致完成后,对出货量的增长将有很大帮助。微星指出,虽然北美洲景气预期仍会下探,但在欧洲景气逐渐回暖后,过去已在欧洲通路市场具有规模的微星,近来已感受到出货量的反弹。
精英2000年出货量约760万片,资深副总经理陈明村认为,在大陆沙头角鑫茂、湖田石川厂产能投入后,2001年30%的增长应可预期,出货总数988万片的初估值已逼近千万大关。至于在大陆设厂投产脚步相当快的技嘉,更是具有不错的规模优势。
不过,台湾主板一线厂对2001年出货量的乐观预估,部分原因是来自对二线厂订单的侵蚀或转代工。陈明村指出,虽然PC市场仍保有10%以上的增长力,但台湾中、小型主板厂扩厂动作已减缓,此对月生产规模已具有100万片实力的大厂而言,反而规模经济效应正在浮现。精英2001年将有不少增长是来自二线主板厂释出的产能。
业界指出,虽然全球IDC、Dataquest、MIC等主要调查机构,都对2001年PC市场预估保守,增长幅度约10~13%,对主板产业多趋于保守,但包括华硕、技嘉、微星和精英等台湾一线主板厂,却陆续对2001年出货量持高度乐观。与2000年相比,上述大厂总计5,308万片出货量的增长率超过30%,产业走向看法正出现重大纷歧。
事实上,根据各一线主板厂估计,年度增长目标都在30%上下,此与MIC对2001年台湾主板出货量预估的10.57%增长幅度,有明显的差距。厂商指出,一线与二线主板厂的产业型态将大幅改变,依照MIC推估2001年台湾主板出货量9,463万片计算,华硕、技嘉、微星和精英等前4大厂占有率已超过56%,产业朝大型化生产规模发展明显,产业再度重整的机会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