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必须知道ITX主板要装机的
越来越多的主板厂商投身到了ITX板型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而随着小型化PC玩法的多样化,不光一些整合主板做了HTPC,家用主板做了小PC,就连像Z77这种定位高端的主板也在走向ITX之路。
在前段时间,我们针对市场的变化及用户需求的改变,推出了《DIY玩法大转移 5款ITX Z77主板规格横评》这篇文章。对于主板产品的挑选来讲,规格的高低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夺。用户需要得知主板在规格上的信息,这也是上一篇规格横评文章存在的意义。
但主板作为整台PC的基板,最终发挥效用的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被装在机箱中的——尤其是ITX主板。每块主板布局不同,这也造成了其在机箱中的安装会展现出千差万别的姿态。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也许标准ATX板型主板,甚至MATX板型主板,都不需要我们“大动干戈”的拉出来进行装机实操以呈现其布局上的不同。但ITX主板则不同,由于PCB面积十分狭小(17cm*17cm),而像背部I/O接口区域、CPU底座以及各种常用插槽的大小是固定的,这就使得主板的布局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走线怎么走?配件怎么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前文笔者也提到,ITX板型主板几乎确定也是一定要装在机箱中的,而ATX板型以及MATX板型主板有可能被用户用作“裸奔”平台(即不使用机箱)使用。挑选ITX主板的初衷就是为了组建一台小型化的PC,不然其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那么接下来,笔者就带领大家来看看,这5款ITX板型主板在机箱中的表现到底如何吧。
2仍旧那5款 机箱及散热器的选择
最近有个概念经常被提起,那就是“小钢炮”。何为小钢炮?此称谓是玩家们对于小型PC的爱称,可爱的机箱外观还要归功于机箱厂商,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小钢炮。
本次装机,我们选用了乔思伯V3+作为实战装机机箱。该机箱采用全铝制造,拥有相当不错的做工。同时由于其拥有非常合理的内部结构,因此体积非常之小。
在散热器方面,ITX机箱由于内部空间狭小,因此其散热效果远不如标准塔式机箱,这就对散热器的效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之我们选用Z77主板来搭建小型化平台,超频更对温度提出了要求。好在需求的出现也带来了产品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散热器厂商开始重视小型化PC散热器的设计和制造。
本次装机我们选用了利民AXP-100散热器,该散热器特别为HTPC以及小型化PC量身定做,下压式散热照顾到机箱内空间不足的问题,而异常硕大的鳍片面积以及6热管设计完全使其站在了下压式HTPC散热器性能的制高点。在ITX机箱中,相信利民AXP-100可以满足超频的需求。
主板型号 | 综合评价 |
| 该主板的最大特色就是将CPU供电模块额外做成了一个PCB,站立放在主板PCB上,这个创新可以说是非常伟大的。这么做,既能够为空间本就局促的ITX板型节省空间,又能将供电相数做多,以支持Z77主板的超频。另外,该主板的CPU底座位置与一般ITX板型有所区别:更加向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CPU底座与PCIE x16扩展插槽距离过近,从而增加大型风冷散热器的兼容性,非常值得鼓励。但同样的,该主板也出现着一些问题,如主板板载接口及插针的位置还需完善,在实际装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兼容性及走线不顺畅等问题。另外,该主板售价过于昂贵。 |
|
技嘉在ITX小板型的产品数量可谓不少,Z77N WiFi的出现算是锦上添花。延续了技嘉一贯的作风,无线模块以及双千兆网卡同时配备在了该主板上,使得该主板的网络功能异常强大。另外,双HDMI接口也能满足HTPC客厅机的需求。而作为台系一线大厂,仅有999元的售价更是让用户组建高性能ITX平台的门槛更低。整块主板规格齐全,做工规整,适合一般用户选购。
|
|
|
|
|
| 索泰专注于ITX板型主板的研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这款迷酷Z77ITX-A-E WiFi更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首先,能够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上放置双散热片已属不易,而索泰又将热管引入到了该主板上,让我们看到了其诚意所在。热管的加入使得平台的温度能够更加有效的得到降低。另外,该主板是本次对比中唯一一款板载了DeBug灯的主板:这对于Z77主板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免不了要和超频打交道,而DeBug灯可以方便我们监测平台的状况。而在一些细节诸如散热片的鳍片方向,如果能将凹槽调方向稍作调整(利于风道方向),那么这块主板会更加完美。 |
参与本次装机实战的5款ITX Z77主板产品仍然是华硕P8Z77-I DELUXE,技嘉Z77N-WiFi,微星Z77IA-E53,华擎Z77E-ITX以及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
3华硕P8Z77-I DELUXE装机演示
●华硕P8Z77-I DELUXE装机演示
华硕P8Z7-I DELUXE在上市之初就获得了很大的关注度,其原因可归结为创新设计的立式PCB供电模块。可以说,这块主板将ITX板型的17cm*17cm面积应用发挥到了极致。那么它的装机表现究竟如何呢?
华硕P8Z77-I DELUXE散热器安装演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散热器扣具方向一定的情况下,利民AXP-100散热器可两个方向安装。在安装好散热器扣具后,如上图所示,我们将散热器热管的端点朝南并安装成功。
而如果将散热器调转方向就会发生兼容性问题:散热器的热管端与主板供电PCB会发生冲突,因此我们还是要选择刚才的安装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华硕P8Z77-I DELUXE的CPU底座位置上移(相比后面4款主板),因此该主板可获得比其它ITX板型更加良好的CPU散热器兼容性(与显卡位距离加大)。在使用利民AXP-100的情况下,由于热管与供电PCB板相冲突,因此只能采用我们首次的安装方向。不过在使用塔式散热器的情况下,相信该主板可以提供非常良好的兼容性。
越来越多的主板采用了单边内存插槽设计,这种设计非常节省空间,因此在ITX板型主板上显得尤为重要。在华硕P8Z77-I DELUXE上,供电PCB与内存插槽一边紧贴,单边内存卡扣的设计更显价值。
在ITX板型主板的内存安装上,我们不建议大家选用带有散热片的“马甲”条。更有限的空间以获得更强的兼容性才是最重要的。
想要获得图形性能的提升,在如此狭小的内部环境中安装独立显卡略显困难。这需要我们看好显卡的长度进行选择。较为欣喜的是,目前已经有显卡厂商开始推出体积小型化的高性能显卡,这让今后ITX机箱的玩法越来越多。
本次为了检验装机兼容性,我们采用了AMD Radeon HD5450原厂卡作示范。而后面4块主板的装机演示同样采用了这块显卡。
走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将各种插针及接口插上后才能看出可能存在的矛盾。在供电插槽的设计上,CPU及主板供电被设计在了内存插槽的外侧,也就是主板的边缘,这使得电源线不会妨碍其它线材的梳理。可以说,这个位置非常合理。
由于主板北部空间被供电PCB所“占领”,因此各种板载插针只得放弃那块“阵地”另谋他路。
出现问题比较大的是SATA接口。华硕P8Z77-I DELUXE的SATA接口被设计在了内存插槽与PCIE x16插槽90°夹角的地方,这让SATA线非常尴尬。面临CPU散热器、显卡以及内存插槽的包夹,一些SATA口甚至无法使用。
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了HD AUDIO前置音频插针上。如果说其上方的USB2.0及USB3.0插针仅仅是位置局促但还可以插上的话,那HD AUDIO插针真的是“没地下脚”了。要不是本次我们选用的显卡采用了面积体积均较小的被动式散热器,采用双槽散热器的显卡真的会和该插针位置冲突。
总体来说,华硕P8Z77-I DELUXE主板将空间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当然,部分接口的位置如果再完善一下那就更好了。
4技嘉Z77N WiFi装机演示
●技嘉Z77N WiFi装机演示
接下来是技嘉Z77N WiFi的装机演示。该主板是参与本次装机对比的主板中价格最低(999元)的,并不追求高规格也让更多的用户能够花不多的价格就体验到一线大厂的优秀品质。那么在装机兼容性这一关,它的表现如何呢?
技嘉Z77N WiFi散热器安装
与华硕P8Z77-I DELUXE不同,技嘉Z77N WiFi与接下来3块主板CPU底座位置均一致(后面不再赘述),这也让散热器的安装方向发生了改变,即热管端朝北,热管弯曲端朝南。如此安装散热器,并未与PCIE x16插槽发生冲突。
在未插线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技嘉Z77N WiFi安装好散热器后,各插槽插针以及接口均裸露在外,基本没有出现遮挡的情况。这就说明接下来的走线将会较为顺利,但并不绝对。
在将各类线材接驳后,结果也如预料的那样顺利。在USB3.0扩展插针上,位置或许有些较劲,不过好在没有太多阻碍和遮挡。
再拉近一点,我们会发现CPU供电插槽的位置有些过于靠里,在电源线走线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一些障碍。
总体来说,技嘉Z77N WiFi的板面布局非常规整,尽管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创新,但稳中求稳也是非常可取的。而如果能够将CPU供电插槽挪到相对靠外的位置,那走线将会更加完美。
●微星Z77IA-E53装机演示
在此前,微星似乎并不甚重视ITX板型的主板设计,而Z77IA-E53一经推出就让大家看到了微星的雄心。规格的强大让我们非常欣喜,而调整后的价格(1099元)也让其更加亲民。
微星Z77IA-E53散热器安装
散热器的方向安装如上图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内存插槽距离PCIE x16插槽很近,因此该主板采用了单边内存卡扣设计。
在将微星Z77IA-E53装进机箱内并插上线后,接口及插针的位置合理性一目了然。线材之间互相没有干扰,而与板载设备的“相处”也非常“融洽”。
将USB2.0及USB3.0插针设计在主板上方边缘也十分明智。我们知道USB3.0的扩展插针为19针,其线材也要比一般的板载插针要粗,如果插针在主板“腹地”,那“飞”过的粗线很有可能成为装机的阻碍。
稍显遗憾的是该主板的CPU供电插槽位置非常靠里,不太利于电源线的走线。
总体来讲,微星Z77IA-E53拥有良好的布局,大部分接口和插针都位于主板边缘。但CPU供电插槽的位置稍显尴尬,粗壮的电源线横跨整个主板是在所难免之事了。
●华擎Z77E-ITX装机演示
华擎在ITX板型主板的产品一直比较多,从6系列到7系列,且芯片组种类非常之多。作为以高规格为特色的主板厂商,华擎依然赋予了Z77E-ITX这个特性。
散热器扣具出现兼容性问题
出师不利,在我们安装CPU散热器扣具的时候发现其与主板MOSFET供电散热片相冲突,电感与散热片之间的缝隙勉强能够塞下拥有一定厚度的扣具金属片。
MOSFET散热片是通过两颗膨胀钉被固定在主板上的,因此具有一定弹性。本着“大力出奇迹”的原则,笔者勉强将CPU散热器扣具金属片塞进了电感与散热片的缝隙并用螺丝固定住了扣具,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出现了:安装固定散热器的螺丝扣被散热片挡住了……
我们知道,CPU底座的孔距是相同的,这也就是说我们任意转动角度来安装散热器扣具及其本身。那么在调转90°角后,这种情况会不会有所改观呢?
可在我们调转了散热器扣具的方向后依然无法避免冲突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那“万恶”的MOSFET散热片。横置散热器,一个方向中热管会与散热片冲突,一个方向散热器支架会与散热片冲突。
粗大的热管与散热片冲突,我们无能为力。但稍加“改造”,使得散热器纤细的支架与散热片“和平相处”对于我们DIYer来说还是不太难的。费劲周折,总算将散热器安装完毕。如上图所示,横置散热器,热管端点朝向主板西侧是唯一能将利民AXP-100散热器安装到华擎Z77E-ITX主板上的方法。
由于散热器安装方向与其它主板不同,因此当华擎Z77E-ITX被安装在机箱中看起来有些许不同。相安无事了吗?好像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尽管我们可以随意调转CPU散热器扣具的方向,但性能级散热器并不能像Intel原装散热器那样四面相同。它们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有了既定的安装方向,因此就出现了如上图所示的情况:挡住了PCIE x16插槽。
将各种线材接驳到主板上后,一些线材的位置还是不甚理想,比如CPU供电插槽位置靠里,HD AUDIO插针位置靠里。
华擎Z77E-ITX在规格上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然而在装机中,我们却发现了一些问题。也许是经验问题,华擎在于散热器厂商的“磨合”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作为一款Z77主板,与大型CPU散热器的兼容性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另外一些接口及插针诸如CPU供电插槽,HD AUDIO插针的位置都有改进的余地。
7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装机演示
●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装机演示
AIC大厂索泰“掺和”主板产品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不光如此,索泰的ITX板型主板产品发展一直非常平稳。本次的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拥有非常高的硬件规格以及用料,而板载DEBUG LED的出现让其更显专业。
散热器与主板散热片冲突
但在散热器的安装中,兼容性问题出现了。在主板北部的散热片与CPU散热器的钢丝支架相冲突,而由于CPU底座位置与PCIE x16插槽的间距固定,因此我们只能选用该方向安装。最终的结果,也只是勉强安上。
在将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装进机箱内并插上线后,走线较为规整,而USB3.0扩展插针的位置稍稍有些深入。
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CPU供电插槽的位置。
另外索泰还需要一些细节设计,诸如PCIE x16插槽卡子的方向。由于ITX板型空间局促,我们很难在已经安装好一台PC后再有下手的空间去打开PCIE x16插槽的卡子。相比来讲,华硕P8Z77-I DELUXE的设计则成熟的多,它将卡子设计在了外侧,方便我们拆装。
瑕不掩瑜,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还是一款较为优秀的主板。
85款ITX Z77主板装机实战汇总
●5款ITX Z77主板装机实战汇总
我们已经对这5款ITX板型的Z77主板进行了装机兼容性的操作。由于每家主板厂商在设计主板走线以及元器件码放上都有着自己独到的安排,加之ITX板型很小,十全十美的做到和机箱内任何部件完美兼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如何做到尽善尽美则是非常重要的。
5款产品,我们分别看到了布局的亮点设计以及仍需改进的设计。下面笔者对这5款ITX Z77主板的装机兼容性做出了汇总。
好主板,要装机
主板型号 | 装机兼容性评价 |
| 这是一款令人眼前一亮的主板产品。在华硕P8Z77-I DELUXE推出之前,我们甚至没有想过除去主板PCB,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被用来放置供电模块。单独PCB来设计供电模块,成本可想而知,但华硕依然尽善尽美,值得称赞。另外,上移的CPU底座打破局限,以获得更高的风冷CPU散热器兼容性,这是我们在以往的ITX主板产品中所看不到的。当然,需要改进的方面仍然存在,比如SATA接口的位置,在与下压式高性能CPU散热器的配合上显得不那么默契,而HD AUDIO插针的位置也可能会与显卡冲突。由于该主板设计合理,因此我们推荐大家装机可选用CPU风冷塔式散热器,且无需担心其与显卡相冲突。 |
| 999元的价格,你就可以买到台系一线厂商的ITX板型Z77主板产品,光这一条,技嘉Z77N WiFi就算是成功了一大步。技嘉在ITX主板上的经验也已经颇多,该款产品在板面的布局上较为中规中矩。成熟的布局带来了良好的兼容性,因此在装机实操过程中,我们没有遇到太多的兼容性问题。当然在一些细节设计上,诸如USB3.0插针的位置,如果能够做的再稍微靠外一些,相信粗大的USB3.0插针线也不会尴尬的“扭腰”了。在分析过PCB表面元器件及插槽插针的位置后,笔者认为,更加合理的布局仍然可能在该主板上出现,这也是今后技嘉继续努力的方向。 |
| 微星Z77IA-E53在装机过程中也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兼容性,单边内存卡扣能够让有限的空间做更多的事。尽管该主板拥有MOSFET散热片及芯片组散热片,且前者的体积还不算太小,但依然与散热器本体及扣具“相安无事”。这充分说明身为大厂,微星久经沙场,在与机电厂商的默契度非常之高。在一些接口上,如SATA接口,USB2.0扩展插针,USB3.0扩展插针以及主板供电接口上,靠近边缘的位置更利于用户走线。但该主板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如CPU供电插槽,其位置较为尴尬,电源线需要跨过主板,则可能与CPU散热器及显卡相“纠缠”,走线也会变乱。这些是微星在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
| 论规格,华擎Z77E-ITX无可挑剔;论价格,华擎Z77E-ITX同样超值。主板从外观上就给人非常丰满的感觉,但在装机的过程中,我们却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在CPU散热器扣具的安装上,该主板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MOSFET散热片形状设计的不合理让我们颇为难堪。要知道,很多高效能的CPU风冷散热器扣具均采用了类似设计,而不能提供对该设计的支持,可以说是较为不利的,因为我们不能要求Z77主板的用户去选用尽管兼容性很强但效能不佳的Intel原装散热器。看来华擎在诸如散热片设计的合理性上还需三思。除去一些小的瑕疵,该主板还是一款非常值得购买的ITX Z77。 |
| 大面积散热片附加热管,高水平供电附加DEBUG LED,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一经上市就给人一种准备打硬仗的感觉。在板载接口及插针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出,索泰尽其所能的避开了“敏感地带”,走线过程较为顺利。然而也许是经验不足,在CPU散热器的安装上同样出现了兼容性问题。由于并非偶然事件,因此笔者认为主板厂商与散热器厂商的默契合作也许真的要提上日程了。总体来说,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的兼容性相当不错,当然了,想要装机的用户可能就与利民AXP-100这款散热器无缘了。 |
95款ITX Z77主板BIOS解析
●5款ITX Z77主板BIOS解析
目前各大厂商在BIOS领域的角力十分激烈,而Z77主板由于支持超频且可玩性颇高,因此在其BIOS的功能及易用度显得非常重要。本次演示我们特意加入了5款ITX Z77主板的BIOS解析,力求为各位呈现每块主板最完整的一面。
华硕BIOS EZ MODE
首先为大家带来的是华硕P8Z77-I DELUXE的BIOS解析。一直以来,华硕主板在BIOS设计方面就颇有建树,无论是界面设计还是功能都处于领先地位。在进入BIOS后,主板默认模式为EZ MODE,在该模式下,没有复杂的参数和令人头晕的数据,只有一些非常简洁的功能及平台状态显示。在该界面,我们可以看到平台硬件的基本信息,CPU及主板的温度,CPU电压以及风扇转速等参数。此外,在该模式下可以直接选择系统的性能:省电、一般及华硕最佳化,说白了就是节能模式,一般模式,以及华硕预设超频模式,方便无BIOS调教经验的用户使用。而BIOS的启动顺序也可以在该模式下用鼠标轻松实现拖拽。
如果你是高端BIOS玩家,那在该模式下按F7即可进入高级模式,在高级模式下,详细的设置参数应有尽有,完全满足你的各项需求。另外,该BIOS支持包括中文在内的多国语言,真正方便我们使用。
技嘉在UEFI BIOS上的努力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经过多年发展,也愈发完善。在技嘉Z77N WiFi这块主板上,同样有两种BIOS模式,即3D BIOS模式及高级模式。在3D模式下,我们可以点击主板相应的区域进行参数简单调节,如CPU、内存及显卡等。这种图形式的操作更加直观且更吸引人。此外在下方,启动顺序,语言,风扇转速的选项也应有尽有。
按下F1,即可进入高级模式进行参数的详细调节。同样的,该BIOS支持多国语言的设置,方便我们进行操作。
微星在BIOS方面的表现同样优秀,在一个界面中,Z77IA-E53就提供了针对初学者及高阶者的不同操作方式。屏幕上方显示出了平台信息以及启动顺序,旁边还有日期及温度监测显示。在中间,拥有ECO MODE(节能模式)、STANDARD MODE(标准模式)以及OC Genie II MODE(超频模式)三种选项,如果我们对超频并不精通,那么只要点击相应的模式就可轻松满足使用需求。而如果想详细设置各项参数,屏幕两边分别有各种详细的选项,直观易懂,甚至是对BIOS及超频接触不多的人,在看到如此直观的界面后,设置参数也并非不可能之事。此外,该BIOS同样支持多语言设置。
华擎作为台系主板厂商的后起之秀,一路走来,每年都会带给我们新的惊喜。目前华擎在高端产品中的BIOS发展已名列前茅,不光图形化做的非常彻底,就连声音元素也加入到了BIOS当中。本款Z77E-ITX主板的BIOS尽管没有达到华擎高端产品的效果,但选项依旧全面。简洁的界面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参数设置的任何信息。独有的OMG(网络守门员)功能可以对平台的上网时段做出限制,这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在语言方面,该BIOS提供了英文及中文选项,尽管没有多国语言的设置,但华擎在BIOS多语言化方面还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比前面几家主板厂商来说,作为显卡厂商出身的索泰在BIOS设计上则略显稚嫩。在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的BIOS中,给人直观的感受是“这看起来更像是‘大蓝屏’BIOS加了个背景图而已”,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尽管调节选项不能说不细致,但不支持鼠标操作以及并不智能等缺点暴露了该BIOS在使用中的不便。此外,不支持BIOS内截屏以及中文等都是今后函待改进的。我们也希望索泰在做好产品的同时努力将BIOS水平追赶上去。
105款ITX Z77主板评价及总结
●5款ITX Z77主板评价及总结
在主板BIOS的设计上,我们看出了老牌厂商的实力,每家BIOS的特色不尽相同,在图形化及智能化上的表现也让我们满意。而华擎作为一匹黑马,也在BIOS方面实现了巨大的飞跃。作为显卡厂商出身的索泰在BIOS方面算是刚刚起步,将来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主板型号 | BIOS评价 |
| 华硕在BIOS的设计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拥有EZ MODE及高级模式双模式,既方便了初学者的上手入门,也能满足高阶者对于性能及参数调节的渴望。无论是在图形化美观度,操作易用性,参数全面度还是语言丰富度上来讲,华硕BIOS都让我们无可挑剔。此外,如与华硕整合软件AI SUITE II相结合,则该主板可发挥更加强大的实力。 |
|
技嘉在BIOS上的作为同样不小。独创的3D BIOS界面更加吸引初学者的注意,并让更多的人喜欢上BIOS设置。尽管3D BIOS所列出的调节选项并不多,但是涵盖的方面基本包括了主板上任何的信息点。而在高级模式中,人性化的选项及丰富的参数再一次让我们有发觉主板潜力的可能。
|
| 没有多重模式,没有复杂界面,但微星CLICK BIOS II依旧给我们带来了非常舒服的操作体验。在一个界面中,我们既可以选择既定的三种模式,又可以在分项中进行深度调节。需要指出的是,微星在子选项中的参数整合度非常之高,我们不会出现找不到参数在哪里的情况出现。 |
| 一直以来,用户都在诟病华擎的BIOS只有英文选项,而现在,华擎的BIOS中不但有了对中文的支持,还拥有了诸如OMG(网络守门员)等新鲜功能。华擎在高端主板BIOS方面,无论是人性化程度还是方便程度来讲,都要比低端主板BIOS要强出不少。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华擎能够“一视同仁”。 |
| 作为一家显卡厂商,索泰无疑是非常优秀的。既然有实力,涉足主板也是非常可取的,并且在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了索泰主板产品的进步。但在BIOS的设计上,索泰还略显稚嫩,UEFI BIOS的概念还未引入主板中,这也导致了其BIOS还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用户选择主板的出发点并不仅仅是多么强大的规格,望接下来索泰在主板BIOS方面继续努力。 |
起初,当我们提起“横评”二字的时候,大家脑中的第一印象就是“跑分”、“排名”,然而随着规格横评的出现,我们不再纠结于那之间相差的微不足道的、不足以影响使用感受的几分之间的差距,转而向规格用料这种更加影响切身体验的方面投以重视。
主板的规格横评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而以往我们仅仅是将每块主板拉出来,对诸多方面进行打分对比。而本次,我们不但拥有上述环节,还针对ITX主板的特性进行了装机兼容性的对比演示,将每一块主板在实际装机中遇到的不足和优点告知各位,真正力求全面。
规格横评更多内容请点击:》DIY玩法大转移 5款ITX Z77主板规格横评《
主板型号 5款ITX板型Z77总结评价 具有创新及冒险精神的一块主板。立式供电设计可谓非常大胆,节省了ITX PBC的面积,开拓了思路。同时由于该设计,也使得主板的成本变得高昂。另外,作为Z77主板,华硕P8Z77-I DELUXE考虑到了超频的重要性,因此特意加大了CPU底座与PCIE x16插槽的间距,这样我们无需担心庞大的CPU散热器会与显卡相冲突,这也是值得赞赏的。板载插针以及背部I/O接口的全面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较为得心应手。美中不足的是SATA接口的位置太过尴尬,价格也稍稍有些昂贵。不过本身的高品质让它夺人眼球,推荐给追求品质的玩家选购。 在规格和价格上,华擎Z77E-ITX都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接口插槽的充足满足我们日常的使用需求,而在主板PCB背部还隐藏着一个mSATA接口,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同事,也还真是极尽“省地儿之能是”。双散热片的设计也让主板的卖相陡增,不过也恰恰是这个散热片为它带来了麻烦。在装机的过程中,或许是由于经验不足,这块主板的MOSFET散热片与CPU散热器的扣具发生了冲突,这的确是令人非常头疼的。也希望华擎在今后能够积累经验,并与机电厂商相磨合并形成默契。价格适中,规格强大,如果选对散热器,华擎Z77E-ITX想必还是极好的。 显卡AIC厂商来参与主办产品的设计制造,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而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竟惊喜的为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觉。作为一款ITX版型主板,热管散热片的出现着实震撼,而作为Z77主板产品,索泰显然没有忘了它所应具有的使命:超频。在本次5款主板中,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是唯一一款板载DEBUG LED的,这为超频提供了非常好的便利条件。规格的全面也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了方便,不过尽管散热片的规格很高,但与强效CPU散热器的兼容性仍然是今后需要改进的。另外主板在BIOS的智能化及人性化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华硕P8Z77-I Deluxe
(售价:1499元)
技嘉Z77N WiFi
(售价:999元)
整体规格全面,造型布局十分规整的一块主板。技嘉在Intel 7系列的主板中,B75、H77、Z77均有ITX版型主板推出,这为用户提供了非常广泛的选择空间。不过Z77N WiFi并无太多创意,整体设计与B75N及H77N相雷同,稍显遗憾。但台系一线品质,一流质保,999元超低价格已经让该主板没有了不被选择的理由。在布局上,该主板的大部分接口及插针位置都非常合理,走线过程中没有遇到过多障碍。规格方面,身为Z77芯片组与,双网口双HDMI接口的它既可以满足超频用户的需求,又可以成为一台称职的家庭HTPC基板,可谓两全其美。
微星Z77IA-E53
(前官方指导售价:1399元
调整后为:1099元)
WiFi和蓝牙已经成为了ITX板型主板的标配,微星Z77IA-E53当然也不例外的配备了。不过与很多ITX主板不同的是,微星Z77IA-E53的无线模块并没有占用主板所自带的mini-PCIE插槽,这样我们在享受WiFi及蓝牙的同时,还能将mini-PCIE插槽利用起来。双散热片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将超频所带来的热量散发出去,此外尽管散热片体积不小,却依然能与效能级散热器扣具“和平共处”,充分显示出微星在主板设计制造上的经验。在兼容性方面,大多数插槽及接口的位置都较为合适,而CPU供电插槽的位置则需更加完善。
华擎Z77E-ITX
(售价:1099元)
索泰迷酷Z77ITX-A-E WiFi
(售价:1099元)
在求变发展的时代,PC玩法也在寻求突破。主板厂商推出ITX主板,显卡厂商推出mini尺寸的高性能,机箱厂商推出各种新奇的小型化机箱,而散热器厂商也在小型化效能级散热器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种种迹象表明,小型化PC成为了目前用户的新宠,且在将来持续流行。借DIY新玩法风潮,笔者有些恬不知耻的自诩这篇文章来的还算是时候,也相信通过厂商及用户的共同努力,小型化PC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好。
是骡子是马总是要拉出来溜溜的,本文正是一个骡马的溜场。之前我们对这五款ITX主板进行了规格和价值的横评,如今我们将其装进机箱中,看看这些主板有没有什么问题,又好在哪里。
推荐经销商